.那永不放弃的爱念----读《雪山大地》
《雪山大地》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作者杨志军,祖籍河南,父母在解放初时选择留在青海工作,他自然生于斯、长于斯,在那里生活了差不多40年,对那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可谓了然于心。
本书五十多万字,描写了青海藏族牧区从解放初期到如今约50年岁月的变迁。 “父亲母亲”为代表的三代人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建设的故事。它真实地展现当地藏汉民众生产生活方式、身份地位和价值观的沧桑巨变,体现了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与价值追求。
作为大部头的阅读,本篇作者最直接的观感就是荡气回肠,潸然热泪。最令“我”感动的,是书中无处不在的人性的光辉。人物的情感和命运不时牵动读者的心。
混血式创造,采用藏式特色的语言,真实还原着草原牧民的日常生活,藏民文化特色自然而然地倾泻出来。
本篇行文流畅,感情真挚,结构完整,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强巴” “苗医生” “角巴”“梅朵” 精简评述,人物形象立体生动。小说中,动物的忠诚与灵性让人难以忘怀。 比较完整而凝炼提取长篇小说的肌理内涵,推荐。
如果把文学比作一座塔,那么诗词一定是高高的塔尖。刘海兵从故纸堆中,精心挑选出一百三十首女性古诗词加以解析,很有看点和亮点。
《最美女子古诗词》中的“最美”,指的是这本书所选取的诗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它是对历代女性诗词,从历史、文化、人物的角度给予深入的鉴赏和解析。
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本针对女性作者的诗词,下足了功夫,有溯源,有考证,有释义,从艺术的角度去鉴赏历代女性诗词的独特魅力,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用细腻的文笔再现女性诗词作者创作时的心境,书中收录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诗词佳作,避免了同类书中高频入选的作品。让读者全面了解女性诗词的发展历程和丰富多样性。
书评中所举例的诗词颇具新意,解析细致,文笔流畅,条理分明,使读者能很快了解全书的风貌特点。增强了可读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佳作推荐。
整篇文章的主线有两条:诗文、故人。主题 就是“品诗文”“寄某人”,品析诗文,寄情某人。
品析的第一首诗“寒夜”,诗评者以“相思寄”作为主题,非常贴切原诗的情境和意境。"人有相思寄明月,月有倦时落栖枝“。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相思,有所依恋,才会有所寄托。寒夜当下,依然造访,必是志趣相投、心有默契之人。
诗评者说得非常好:诗词的景语即情语。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好诗词的要素。没有一个景物的描写是随意无谓的,而都是为抒发情感、烘托主题服务的。
品析的第二首诗是曹植的“洛神赋”,这是一首长诗---在诗中,诗人曹植虚拟了一个并不存在的洛神,并想象着自己与洛神之间发生了一场绝美的旷世奇恋。洛神的绝伦美貌、人神恋的虚无缥缈、爱而不得的无限惆怅都被诗人的梦幻文笔演绎的淋漓尽致。
本诗评作者借用“洛神赋”中描述洛神仪容服饰的诗文来表达对如约而至的故旧佳人的欣赏之情,可见故人在其心目中的形象堪比曹植之洛神,读来十分有感染力。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唐代张九龄的”答陆澧”是本文作者品析的第三首诗,是一首借酒抒发友情的古诗。本文作者借用这首诗的意境来表达自己对长辈故旧的怀念之情,以一个“春来酿几多”的来年开春之约,再现当年小小院落、一面方桌、几样小菜、相聚甚欢的温馨场景。此情此景,一生有过,足矣。
本诗评文章是一篇佳作:巧借古诗,一抒胸臆。
品诗如品人。品其精华,品其感觉,品其味道。照见别人,也照见自己。推荐品读。
@晴望有雨 点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