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都知道要成长,很多人也感叹成长难,但具体难在哪里?很少有人说得清。如果说得清,想得明白,再难的事情也总有办法,但如果想不明白,瞎子摸象,那就不好说了。
很多人一辈子没明白的一个关键就是,我们以为成长这事只是一件事,所以自始至终也应该遵循同一套规律。殊不知,成长的两个关键要素——投入与产出,所遵循的其实是两套完全不同的规律,把两者混为一谈,就容易在成长路上死因不明。
一言以蔽之:
成长的成本,遵循线性增长的规律;而成长的收益,则遵循的是指数型增长的规律。
这会带来什么不同?不同就在于,如果你认为两者皆为线性,那么你就会相信“一分投入就应该立马拿到一分回报”,你会觉得付出价值一块钱的劳动时间,就该在付出结束的那一刻立刻收到价值一块钱的钞票;而非每天付出价值一块钱的劳动时间,一年后收到三万块的钞票。前者在你眼中会无比合理,后者在你眼中则会无比荒唐。所以用线性思维贯穿始终的人,会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因为在他们的世界观中投入与产出两条曲线必须完美重合,一切不符的事物,都被排除在认知之外。
而如果你明白成长的收益曲线遵循的是和成本曲线完全不同的规律,那你就会相信今天种下一颗种子,两年后你能收获一堆果子。你不会因为种下一颗种子后没有立马收获一颗种子而生气,所以从外人看来,你非常大度豁达,不怕一时吃亏。其实你只是想得明白一点,仅此而已。如同上图,你知道在拐点到来的那一刻前,成本投入总是看起来会比回报高很多,演绎到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则是:
1、花了几千块钱办了健身卡,练了两个月了也没见练出腹肌马甲线,划不来!
2、花了一万块钱报了培训班,每周休息日挤出几个小时学习,半年了也没见加工资,没用!
3、每天逼着自己半小时看书几个星期了,除了头痛,也没觉得自己变聪明,还不如把这时间用来吃鸡,几分钟就能爽一把,不值!
…………
所有这些台词的背后,都是线性的认知方式。
线性思维会让人短视,让你无法忍受拐点左侧的A区域。在这个区域里他人充满希望的积累,在你看来只不过是无望的煎熬,你看不到潜伏在表面成本之下蠢蠢欲动的曲线。
线性思维让人无法相信美好,因为拐点右侧B区域的一切在你看来都是“不正当”的,几乎是不劳而获的,你永远看不到拐点之前漫长的埋头积累。
对大多数人来说,成长难,一是难在根本意识不到两条截然不同的曲线并行存在这个现实;二是难在即使理性上认识到,非理性的部分也很难熬到拐点来临的那一刻。眼看着每天线性递增的投入,却要坚信它下面还埋伏着另一条线,并相信在某个点它会势如破竹地远远把投入甩在后面,这是异常反人性的。
在两条线相交之前,成长过程中的反馈以负反馈居多,这就是之前半段那么难的原因;而一旦越过了交点,反馈回路就会变为加速正向反馈,因此成长的步伐会越来越快……在交点前,每走一步所实际比看起来的更费劲,但是却看不到产出;在交点后,成长就变成了一件想停也停不下来的事情,每走一步看起来的收益和成长都是高度不对称的,在这个时候,对成长“上瘾”几乎是必然的。
知道这一切,能让这一段路更好走一些吗?不会,这条路依然会充满艰难。但是至少走的时候你能够每一步都带着希望,你会更容易做到“对长期保持坚定的乐观主义,同时直面眼前残酷的现实”。至少,你能看的更远,知道一切终究会到来,并且来的时候挡都挡不住。
人总是过度高估短期的力量,却低又严重估长期的力量,究其根本,是因为我们的眼中只有一条直线。只有切换到上帝视角,以鸟瞰的视角将目光无限拉长,重新审视自己的现实,才能看到不一样的图景。
愿我们都能擦亮心智的眼,把那条曲线看清,把直线看淡,把人生走得又高又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