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的月亮,很圆很亮。
老徐喜欢明亮的月光,也喜欢在这样的月夜中,坐在松江岸边发呆。
当然,他也并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做,他总是带着一壶清酒。
发呆发得累了的时候,他就喝几口酒。
不光喝酒,他不时还会哼两句小曲。
当然,谁也不知道他哼的是什么?
就算凑近了听,也很难听得出来。
因为他总是找不着正确的调,他也懒得去找,他本就是图个轻松快乐。
他正乐着,江面上忽然出现了几个闪烁的光点。
老徐这才想起,今天原来又是七月十五了。
每年的七月十五,松江上总是飘着许多河灯。
七月半,松江畔,灯语诉牵绊。
近年来,战事不断。有多少人生离?又有多少人死别?
老徐仰头喝了一小口酒,低声自语道:“今年的河灯是不是比去年的更多些?”
江面上的光点越来越多,老徐已经数不清了。
江风初起,水随风动,灯随水漂。
老徐眯着眼睛,看着这江面上开着的千百朵荷花,又哼起了不着调的曲子。
风越吹越大,江风中还夹带着丝丝水气,轻轻地钻进老徐的衣袖。
老徐却没有动,他已经闭上了眼睛,仿佛已经睡着了。
河灯却动的剧烈,一些河灯正被吹向岸边。
也不知过了多久,风才慢慢停了。
老徐睁开眼睛,看到脚前岸上停着的一大片河灯,着实吃了一惊。
河灯做得很精致,细竹条编成的小船上,放着一盏荷花状的小红灯笼,灯笼上还挂着一条有字的白色布条。
大多数灯笼里的火已经熄灭,有些却还依旧亮着。
河灯放出后,顺着江水,是不是就能够去往该去的地方,将相思寄达?
老徐当然不知道答案。
他也曾放过河灯,也不知道河灯该去的地方是哪里?
但他知道,绝不应该是这里。
他拿起了一盏还亮着的灯笼,灯笼上挂着的布条上写着:“望天佑君郎,屡战屡胜,平安归来。”
老徐轻声叹道:“又是一个出征之人。”
他捡了一些干树枝,借着那灯笼的火苗,点燃了一个火堆。
他已决定将这些河灯每一盏都重新点亮,然后再一起放回江面。
他点燃了一盏灯笼,布条上写着:“愿家父家母长命百岁,无病无忧。”
老徐点点头,道:“好一个孝顺的孩子。”
他又点燃了一盏灯笼,布条上写着:“望上天赐我夫妻二人一个孩子。”
老徐微笑道:“不但要健康,还要聪慧。”
老徐每看一盏灯笼,便要看看那白布上的字。
每看完一条白布,他便也要说上一句,仿佛在与那灯笼对话。
转眼已是下半夜,月光依旧明亮,江面上也是灯光闪闪。
老徐已将这上百盏河灯全部点亮,一一放到了江水上。
江风又起,不过好在已经改变了方向。
看着远去的河灯,老徐又眯起了眼睛。
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每个河灯上空都飘着一个人影。
这千万句灯语,是说给自己听的,还是说给这些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