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如何探究情绪,如何理解情绪,如何对情 绪爱其如是。我们会学习怎样清楚地知道情绪和念头是如何编织的;学习如何把我们潜意识里的飞蛾扑火一样的痛苦情绪摆在光天化日之下;学习如何解除“魔力贴 效应”咒念;学习如何第一次遇见从来未曾见过的情绪;学习如何接受情绪带给我们的智慧;有机会学习如何体验到我们的自然本性——爱,从而自然地迎接和融合 一切。
当在身体感受,念头来时,在当下的每一时刻,即时地看(探究)身体感觉,念头。。。我从最开始的那种很悲伤的感觉,变得开心了。。。
观察感受,不赋予念头的声音意义。对感受和念头,都可以说“谢谢你的到来,我爱你,你呆多久都可以”,并把注意力放在其周围的空间。
我 们就是把这3个元素,念头、画面和身体感觉,一个一个的分别来看。在这里这个看就是好奇的看,就是探究。然后我们回答的时候,用身体的感觉来回答,因为你 的真正的回答实际上是这个当下的直接体验,那么在头脑和身体之间,身体告诉我们的是当下的事实,而头脑是活在过去和将来。
直接就到身体上,(用身体真实的 反应来引导着探究的全过程)。
释放掉积压在身体里的各种情绪“地雷”,使自己的身心真正体会安全无惧的感觉,让身心“歇息”在那个“空无却又万有”的瞬间。那个瞬间是“登天的感觉”!整个过程:温柔,舒缓,安全,辽 阔,有力!我把它称为:静待花开的声音!
当一个人彻底相信一个念头时,那念头在她眼里就好像是真实不虚的事实。
但当她开始质疑这些似乎是事实的念头时,结果却 发现它们只不过是两个未经质疑的念头。
深信自己的念头,让人没机会体验自己的心,而心一直是安宁和爱的家。
我是念头吗?我是谁?如果我是念头,那相信念头的又是谁呢?是我,所以我不是念头,我是那个相信念头的,相信念头的是我,我又是谁?
念头和情绪的发生是我们多年的条件作用(Conditioning)和场景相碰撞后而发生的自动反应,不归我们控制的。在某些场景下,念头自动发生了,情绪自动发生了,我们管不了。
不过,在这里,有一件事情是我们可以做的,这也是唯一我们可以做的,那就是:当我们留意到情绪、念头的自动发生时,我们可以决定是——像以往一样地去相信念头和情绪?还是去探究念头和情绪来看到真相?
它是零和一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你不探究,你就相信;如果你探究,你就不相信。同时留意到,相信念头就痛苦,不相信念头就不痛苦。
把念头放一放,在探究时,只有在头脑里的念头停下的那一刹那,心灵会真正被打开。
在不相信念头、概念的那一刹那,心灵被打开了。
身体是诚实的,身体告诉我们真相,而头脑告诉我们的是念头、信念,因此我们探究念头,通过自己的真实实践来体验到真理。
寻找我是谁,找不到我是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