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晓利有一首同名歌,之前听过。后来看到这本书,一看作者凯鲁亚克就入手了。2013年去非洲看动物迁徙,带了《在路上》一起上路,七娘就坐在越野车的后座,颠簸中读完这本书。那个时候读完这本书才知道凯鲁亚克,也算是背包客开创者了。
这本书也是他的自传体,他独特的自发式写作特点,就是一气呵成的即兴写作,不构思不规划不修改也没有提纲,这种想到哪就写到哪的文风,似乎也只有他驾驭的自如。
他的时代是美国“垮掉的一代”,而他也是代表之一,整本书从禅学和禅修入手也是我所意外的,他说这本书是献给中国的“寒山”。对于东方文化和佛教禅学禅理,理解的甚至比我们国内的一些所谓佛学者要深刻,“禅茶一味”也是入骨三分。谈及生命的直觉,对自然精神和生命的思索,对苦旅的追求,通过登山徒步的朝圣,在这一路思考着生命的意义,这种追求独立、反叛和自由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一代的青年。 达摩流浪者者不仅仅是指凯鲁亚克一个人,也不止是禅疯子,是一群人。一群追求自由和真理的人,
他们在崖顶台地的夜晚,火红的篝火烘热了石壁,仰望星空清辉荧照,让我想起无人区的篝火。无名湖畔,天幕黑黢黢压在远处的山坡上,老高点起了篝火,我们围坐一圈聊天。用喝完的红牛罐煮大红袍,你一口我一口,湖的对面是那些早年测绘者的坟墓。而我们在这边谈理想谈哲学,一股风吹来的时候火炸裂了一下,感觉像是对面的逝者走过来加入我们。朋友指着星空说:“你看,星星在散步也”,高处宇宙之浩瀚、天地之辽阔,远处星星点点,近处火光温暖茶水可亲。
只有在路上,我们才更能看清楚自己,在大自然的浩大和个人的渺小中更能思考生命深刻的意义。这也是凯鲁亚克四处流浪在路上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他当护林员身处高山之巅不断感悟的的通透。“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是他的著名宣言,但我似乎更爱“好吧,尘世,我会爱上你的”,喜欢他形容“美好的好像这世间的第一个清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