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跳出这个框架!

跳出这个框架!

作者: 白慕瀾 | 来源:发表于2018-12-11 22:41 被阅读0次

学习的入门

我来描述一下我们的学习过程。我国的应试教育是怎样把人教成没有思维的白痴的?过程是这样的,所有的课本和老师只讲陈述性知识(就是概念、定义、公式),考你会不会背,会背在考试的时候就能拿高分,于是盛产记忆大师。所以清华北大有用吗?研究生有用吗?没有,因为选人的标准有问题。

知识。心理学中,知识分为三种:陈述性知识、过程性知识、全局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不用学习。过程性知识叫能力,会这部分知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遇到问题能独当一面,没有搞不定的事情。会陈述性知识的人面对问题只会把记忆搬出来,摆出定义、公式哄骗人,辩论,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懂全局性知识的人是精英,融会贯通,深谙祖国发展大道。

学习的入门是指过程性知识。学习不是学概念、定义之类的,因为概念、定义不是唯一的,只是人类赋予事物的标准,这个标准会随着时间、环境、人类的变化而变化。而很多人拿这个去糊弄人。比如青霉素,百度百科解释“青霉素(Penicillin,或音译盘尼西林)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 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你拿这个出去干嘛?救人?怎么救?作为抗生素打针用。那结果呢?结果是发现有危害。所以你拿这个陈述性知识出去可能得到害人的结果。而过程性知识的顺序是:救人-怎样救-研究治疗方法-如果确定是用药-研究药物-选择药物-推理药物毒性-确认药物。这是一个思维链。人的水准就在这个思维链上,不是在记忆上!

但是我们的选人、评价人、考核人的方法全部在陈述性知识,包括企业的入职培训、考核、考试,全部是这种方式。这样只能选出来没有思维的记忆大师和抄袭、剽窃、作弊大师。这是我国从小给人戴上的思维框架,这个框架是错的!

不敢随便用“研究”

什么是研究?”研究是主动寻求根本性原因与更高可靠性依据,从而为提高事业或功利的可靠性和稳健性而做的工作。“这是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陈述性知识)。你明白在讲什么吗?基本没有人明白。研究是非常复杂的工作,举例,要弄明白“可用性测试”,不是看百度百科、维基百科,是要看过国外几十本、几年下来的全部研究文章、论文,以及所有可用性测试的书籍,然后深入分析这些内容中正确和错误的地方是什么,要有判断,形成系统性的思维体系,才是研究。研究生能做到吗?研究生能做到考试高分。

所以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说的所谓的研究,其实是没有入门的学习。看概念,不理解,就评价。

中国的抄袭剽窃哄人

国外现在对中国比较敏感,国人的国际地位也不高,还喜欢搞假新闻。国人地位不高因为基本全部是去抄袭、剽窃。人家为啥拒绝你的留学生,因为我们的留学生出去不是做研究啊,好一点的是把人家的研究成果拿回来变现,坏一点的基本吃喝嫖赌抽。比如共享单车、平衡车。设计一款产品需要什么?抄袭。这是我国设计师的强项。而不是研究、调查、分析。。。

基本所有的专著很少有参考文献,都只是把概念拿过来生搬硬套。喜欢发明新名词来原自己的谎话,大部分人拿着新名词炒作来达到商业目的。老师不是传道受业解惑,老师是生搬硬套混饭吃的高手,很少有那种能把问题搞清楚的老师,因为老师不会也只是百度百科。。。讲着讲着就把别人的书上写的东西直接搬过来了,根本没有深入、全面的自己先研究清楚。

所以长这么大,我们的思维模式、套路都是一样的。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公司极少极少。

所以你容易被骗,给你个新名词,说这个是最新发酵技术的乳酸菌酸奶,便于人体吸收,你就信啦。发表文章,东抄抄西抄抄,搬搬概念,这就是学术论文啦,还得到大部分看不懂的人支持。

你在中年很容易失业。。。。很容易击垮你的意志,很容易想不开。。。

兴趣

我们被不负责任的老师和家长欺骗的好惨。为什么你思维浅薄,或者没有思维,因为从小的学习过程中遇到难得就不学了,只学简单的东西,只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考不上大学,学不会就说有绘画天分,去学画画吧,去激发艺术细胞吧,于是就有了现在街边上那么多失业的人,这些人还很个性,难相处,继承了我国强大的内斗腐败基因。这是不负责任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到社会上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了。只会投机倒把,见人下菜,看脸色行事。

框架的危害

我们的教育,或者说家长的思维框架,将一个个本来可以是天才的人培养成无能的人。这是其次。主要的点是,这些人构成了社会的主力军,只会抄袭、剽窃、哄人,内斗,腐败。为什么?因为内虚,什么都不会,要想生存便只能从斗开始,从骗人开始。

这样的危害是没有人有人格了,没有人认同善良,只会拍脑袋、看眼色。保送研究生是什么?不就是那些讨喜的人嘛,这些人工作以后不就是不干实事溜须拍马,欺压他人吗?

这样的危害是,都看符号,比符号。比较你今天紧腿裤穿上更美(但不知道对你肾的伤害有多大),比较你有美好的生活(美好吗?什么是美好?)。所以比较的都是虚假的符号。而不是真的弄懂了什么。到最后被虚假的符号逼的跳楼。我国有多少人自杀,你可以调查他们为什么自杀。有多少人抑郁,你也可以调查为什么抑郁。你就明白了。

这样的危害是,人人都会为看不好病的医院,学不好习的学校拼搏,永远陷在这个圈圈里争斗,循环往复,直到生命终结。

最后

所以,要跳出这个框架!教育的标准不一定就是对的。家长们追求的高分数,最后得到的只是没有思维力的记忆大师。学习的入门不是记忆,是能力,只要跳出这个框架,去实践,思考,把做事情的每一步都自主的想明白,你就不容易被哄骗,也不会陷入符号的漩涡无法自拔,才会优秀。

相关文章

  • 跳出这个框架!

    学习的入门 我来描述一下我们的学习过程。我国的应试教育是怎样把人教成没有思维的白痴的?过程是这样的,所有的课本和老...

  • 跳出思维框架

    旁观者清。

  • 跳出框架思维

    跳出框架思维 是何等的难那 人们早已习惯了 对错者的批评 论断 贬低 甚至厌恶或咒诅 弱肉强食 丛林世界 人们习惯...

  • 2018-12-18

    主关不了就客观,在框架内思考不成,就跳出框架。

  • iframe相关操作

    1.跳出iframe框架 当使用iframe框架时,有时需要跳出整个页面,比如登陆页面,如果不做处理的话会直接内嵌...

  • 跳出框架,自由行走

    什么是框架,框架就是人们赋予的集体意识和主流观念,比如要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才可靠,比如要嫁一个有房有车的男人才幸福。...

  • 跳出“农民”思维框架

    说这个问题之前,请大家看一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曾出现的一张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当实验人员对一个班内的学生...

  • 跳出常识的框架

    物理上的很多具有极深洞察力的大师思想,其实都是来自于对常识的根本性颠覆。常识就像一个框,绝大多数人都很难跳出这个框...

  • JavaScript 跳出 iframe 框架

    一、window.top top 属性返回最顶层的先辈窗口。该属性返回对一个顶级窗口的只读引用。如果窗口本身就是一...

  • “跳出”这个世界

    我会在某个时候冒出这样一个想法——存在在这个世界,却又感觉到自己并不在这个世界活着,世界从来没有记住我,也没有为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跳出这个框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ey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