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大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说过:“人类有两个死敌,一个是痛苦,另一个是无聊。当我们离其中一个远点,就会离另一个近些,反之亦然。所以,我们的人生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摆来摆去。”
一、敌人是谁
仔细想想,这句话说得真的挺对的。在叔本华的时代,人们主要和“痛苦”作战,因为那时候生活真的很艰难,大家都要努力干活才能活下去;但现在呢,我们的烦恼逐渐变成了“无聊”,因为生活好了很多,空闲时间也多了。
无聊的时候,我们就会刷手机、玩游戏、看视频,但这些消遣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反而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特别是看到身边的人都在进步,而自己还在原地踏步的时候,就会更痛苦。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摆脱这种“摇摆”的状态呢?答案就是:找到人生的B计划。
二、B计划的好处
B计划就是除了我们的主要工作和生活之外,还有一个别的目标或追求。这个B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填充闲暇时间,让我们远离无聊,甚至还能带来一些成就。设想一下,如果你有一件你喜欢的事情,无论是研究一个课题、学习一项新技能,还是创作一个作品,你的闲暇时间就不再是问题了,反而会变成你宝贵的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B计划甚至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或者得到一些额外的收入。
那么,这个B计划如何制定更好呢?答案是:“跨界”是制定B计划的最好的选择。
三、跨界的好处
按理说,人们通常会选择自己擅长和熟悉的领域来开展B计划,因为这样容易上手,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但实际上,选择与自己主业不相关的领域会带来更多的好处。
首先,跨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休息。当你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如果选择做和工作相关的事情,可能会感到疲惫和抗拒。但如果选择投入一个完全不相关的领域,大脑就会启用完全不同的区域进行工作。比如一个文字工作者可以选择舞蹈或弹琴作为自己的B计划这样可以激活大脑中负责运动的区域同时让负责工作的区域得到休息。这种交替使用脑区的积极休息可以提高大脑的利用率也能让大脑得到更好的放松。
其次跨界B计划不仅不会影响我们的主业反而可能为主业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因为我们是利用原本用来消遣的时间来培养新的思想、技能或作品这些新的元素很可能会与我们的主业相结合形成独特的竞争力。在这个主业圈子里,大家基本上都只是在同一个维度上拼技能,就像你无论是搞体操、画画还是做销售,想要单靠技能和能力脱颖而出,真的挺难的。但是呢,如果你有一个跟你的主业差别很大的技能,然后把这两个技能结合起来,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举个例子,公众号“混知”的作者,他就是把历史知识和漫画技巧这两个看起来毫无关系的技能结合在一起,结果搞出来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历史漫画主题,还出了一系列的畅销书。要是单看他的历史知识或者漫画技巧,他可能都不是最顶尖的,但他把这两者一结合,就有了别人很难模仿和超越的优势,毕竟能同时搞定这两个领域的人真的不多。
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里,详细讲了一个让人从平庸变厉害的好方法。在一个技能上拼命努力,这当然是一个办法,但更好的方法是“从多个角度来提升自己”。就好比说,在一个技能上,大家比的是谁更专业;但如果你有两个技能,那就比的是谁更全面;如果你有三个技能,那就比的是谁更有深度。所以每次你尝试一个新领域,就相当于给自己增加了一个新的技能,技能多了,你自然就更厉害了。
所以通过跨界B计划我们可以打造另一个维度的能力这,个能力与主业越不相关越好。既能收获幸福,又能变得优秀,可谓一举两得。
四、跨界的教育启示
跨界的观念打开了我们的认知大门。从教育者的角度,也是值得参考借鉴的。以下浅谈两点感悟。
首先,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兴趣意义重大。叔本华的理论和B计划的概念提醒我们,只有当我们有多个兴趣和追求时,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充实和有意义。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人生的探索阶段,兴趣广泛且多变。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尝试和体验各种活动和课程,如艺术、音乐、体育等,而不仅仅是关注学术成绩。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潜能和兴趣,也有助于他们建立全面的个人发展。
其次,跨界学习对学习本身也重要。跨界B计划所带来的好处告诉我们,学习不应该局限于某一学科或领域。中学阶段是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和认知模式的关键时期,因此,引入跨学科的学习项目和活动至关重要。例如,可以将科学、历史、文学和艺术等多个学科融合到一个学科的学习中,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在这个主要学习的学科领域里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