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在《看见》里的有一句话是这样的“宽容的基础是理解,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深以为然!
(一)
前天朋友小涵约我聊天,聊到她的一桩烦心事。
小涵姑姑家有个表妹年后要出嫁,姑姑希望小涵在家看着表妹出嫁,可小涵公司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年终奖要等到年后上班第一天发放,第一天不到者,不管何种原因一律不给发放,小涵想在家看着表妹出嫁,但想起来几千大洋就白白没了,心有不甘,几千大洋够孩子一个学期的学费了!她考虑再三还是把情况给姑姑说明,征求姑姑的意见。姑姑体谅小涵,说挣钱不容易,还要养孩子,你该上班还是去上班吧!小涵心里如释重负。
去外地上班后,表妹出嫁的前一天晚上,小涵高兴的给表妹联系,谁知道被表妹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通,说从此以后不来往之类的话。小涵不知所措,难过极了!匆匆挂断电话,表妹删了她的微信。小涵哭了很久,姑姑发信息劝她,不要生气,表妹婚前抑郁,过一段就好了。
小涵说她每每想起这些她都心里堵,她说如果不是事情赶到一起的话,她就是从外地再赶回家都行,她也希望表妹能体谅她的难处,她对这件事内疚的不行,这几个月她都不能一个人静下来,静下来后都是这些事儿,内疚,自责又无助。
说起来这些的时候,她眼眶里还是有泪在打转。
听完这些我忍不住心疼,人将中年的悲哀,背负的太多以至于变得庸俗,可是有些人光活着就拼尽全力。
当然,表妹的怨也可以理解,她认为她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希望得到更多亲人的祝福!而小涵是表妹觉得重要的人。
放下才是自我救赎的打开方式人与人之间总会出现各种误会和矛盾,大多都是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总是固执的认为自己是对的。不能体谅对方的难处。从而进入都是“别人错”的死循环。
凡是遇人遇事我们不能一味地埋怨,也不能一味地自责。宽容他人的同时让自己的内心也从怨恨中解脱出来,及时放下,自我救赎。
(二)
十多年前我也固执的怨过,恨过。不是为别人,而是父母。
因为计划生育,从小我被放到姨奶家养大,爷爷奶奶对我很好,把我养大,教我做人,把父母该做的,一样不落的全做了,可是我终归太小,她们终归太老。
爷爷在我13岁时还是走了,我趴在奶奶怀里哭啊哭,我不知道除了哭我还能做些什么。爷爷走了,剩下我和奶奶相依为命。
爸爸妈妈很少来看我,我跟她们也不是很亲近,在我看来,爸爸妈妈只是个称呼,或许我不是她们养大的,她们对我也没有姐姐弟弟感情深,事实上那时候是这样的。
记得那年冬天我得了一场病,在医院住了七天,奶奶年岁大了,我不想让她晚上在医院陪我,老师让我同学在医院陪我。
奶奶每天帮我拿药,还得去叫护士给我换药、拔针。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的臃肿棉衣棉裤,拄个拐杖,艰难的挪动着缠过的小脚。我心疼至极。却也只能心疼
奶奶信菩萨,她每天都跪着向菩萨给我祈求健康。连着三天反复发烧,我烧的说不出来话,难受至极。
奶奶走到床前用干枯的老手抚摸我的额头,我迷迷糊糊的望着奶奶问是不是我这次过不了这个关了,我觉得难受的不行了。奶奶喃喃地说,没事儿,就好了!我分明看到奶奶红红的眼眶湿润着。
这期间爸爸来看我了两三次,因为要上班他下午就走了,妈妈来过一次,下午也走了。
别人都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可是那时候在我的心里对她们除了怨恨再没别的。
放下才是自我救赎的打开方式十八岁那年奶奶也去世了,我很少再回家,越是过年越不回去,在我心里,我的家是爷爷奶奶给的,她们都走了,家也就没了。
决定原谅父母是在我生了女儿之后,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我历经千般苦痛把女儿带到这个世界上,幸福感远远超过了阵痛带来的痛苦。
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父母。应古人那句老话:不生儿养女不知道报娘恩。
渐渐地,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就越能理解父母,理解那个年代她们。她们的力所不能及,她们的迫不得已。她们慢慢地也更多的关注我的生活。理解我的叛逆。
有时候,人总是生活在自己给自己设置的精神牢笼中无法自拔,任由负面情绪的种子生根发芽。
等当你经历了一些人一些事以后,你会觉得当初的思想和行动是那么固执和浅显,当初你所经历的种种根本算不了什么。
走在人生这条道路上,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想尽力地把戏演好,可是总会有各种插曲环绕。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管对亲人,朋友还是其他人都要学会用宽容的心对待,不要一味地逞“英雄”。
争赢了,你输了亲情!
争赢了,你输了友情!
争赢了,你输了全世界!
“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河称其大者,以无不容。”
学会放下,你的心会自在很多!学会宽容,你的心境会超然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