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王金庄的表现形式就是把生产队的集体土地按人口平均分到每一个农户。分地时特别注意到了区凹地和坡条地的塔配。
1,厚土地
厚土地指区凹地,头等地,“一丁土”,从下到上都是土,保墒蓄水分,一般年头旱不倒,老百姓说,“旱年也能捏个籽儿”。从坍踏的堰豁可以看出,底部也没有石头石渣填充,堰豁就像横截面一样,给了我们对厚土地的直观认识。
“沟是大西沟,地是陈家地,坡是康岩坡,区是灰郊区。”
这句王金庄农谚,表明了四个不同地形的深厚土层。交代了王金庄的黄金地带。
我本人在陈家地分了一块,那块地是我的眼珠。表明我不穷,我有黄金。类似于或者仅次于这样的土地,我分到12块。
除了这12块,就是57块坡条地了。
2,坡条地
王金庄旱作梯田的生命叙事梯田,就是因坡条而得名吧。梯田分上下两部分,土壤层和渣土层。土壤层的土是用筛子筛出来的,越厚越肥沃。土少地贫脊,渣土层厚点也行,渣土层储存水份有利于保墒,树根可以透过土壤层向渣土层延伸。可是缺土的王金庄,不只缺少地表土,也缺少地表土下面掺混着石头的渣土啊。
明白了土的双层结构,上辈人教导我们干完活把鞋里的土磕在地里就不难理解了。
3,空头地
有时山坡地形复杂,没有带土的石渣,渣土层无法填充,王金人就将土地的下半部分用石扳蓬住,修建成暗庵。暗庵上边垫一小层渣土,再铺一小层筛过的土壤。这样暗庵又有了特殊的功能——战乱时的避难所。冀中的地道战那样的。
王金庄人用自己的智慧躲过了贼寇的杀戮。日寇分12路大军清剿涉县竟没找到一个王金庄人。129师的军事家利用王金庄暗庵,掩护中央首长,备战军用物资,加上李雪锋,王维刚等一批领导人的军事机智,把事情做得天衣无缝。贫脊的土地反倒让我感到无比自豪。邓小平演员来王金庄是不是也希望向世人再现出更逼真的历史?
区凹地土层深厚,坡条地凭渣土层垫底。还有另外一种地,只有土壤层和石块层,没有渣土层。石块层填充的石头,没有储水保墒功能,树根不能深入,和石板蓬成的暗庵没有多少区别。
王金庄旱作梯田的生命叙事江沛,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王金庄梯田的专家。留绘制了一张清晰的示意图。
我在岩凹沟就分了半块这样的地,长着12棵花椒树。
队长有本事,他知道这块地里的椒树必死无疑,种上庄稼,十年就有九年只长苗不结籽,如果分给一家,把赖地堆给一个人,不符合平均思想,于是,分摊给了两家,一家半块。果然,第一年冬天分到手里,不到二年12棵椒树全部死光。
只有土壤层和石块层的梯田最经不住干旱,而王金庄恰恰十年九旱。这类地也就十年九不收。栽树也不行,树根扎不到石块里。
岩凹沟的梯田,大多是这样的梯田,现在全部荒芜。
修造这样的梯田,不是王金庄人自发的,是上级领导指挥的,时间在六七十年代,规模是那样的大,时间是那样的长。
我们也不能安生上课,领导命令每天往修地阵地上送去一个班。小同学担土,担那么一点点,脸上的汗洙可不是一点点,像黄豆那么大。最后,我们万里千担的一亩田,被河神冲成了旱河滩。土是从高处的一块厚土地里担的,良田被破坏了;地是在河滩里垫的,河水把我们地里的土冲到东海里了。
我们明白了区凹地,坡条地,空头地三类土地,还有一类涵洞地,鲜为人知,鲜为人提。再不提,涵洞地就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4,涵洞地
同样是六七十年代,不知什么人突然异想天开,在王金庄最长的一条河道里,打起了石拱,石拱下面是排洪的涵洞,石拱上面是养生的土地。
修建涵洞地,一改万里千担一亩田的愚蠢,创造了汽车垫地的现代神话,只见大货车从外地拉进土来,一车一车又一车。
试想,把长江黄河都打成石拱,下面流水,上面造地,不也很好吗?怎么他们不造涵洞地呢?怎么那么愚蠢呢?你看我们的领导多么聪明。眉头一皱,就想出了造涵洞地的妙招。
王金庄有偷地一说,有人翻修旧房时,把下房土担到山脚,造了一块小地。后来不知谁担了小地的土,把小地偷走了。小毛贼。
1996年,王金庄来了大贼,偷地大盗。阴历六月二十那一天,我们去看涵洞地,从上游到下游全被偷走,一筐土也没留下。泥土被卷走,涵洞被冲坍。
劳民伤财去搞这么大的笑话般的修地工程。号召憨憨的山民去做这些傻傻的事情,本该千刀万剐,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王金庄人,偏把这些敢想敢干的人供奉为精神图腾。
因为没有前面的人探出此路不通,后边的人还会冒着生命危险继续前行。
探索,就是王金庄旱作梯田的全部生命叙事。就是王金庄人含着眼泪一代接一代讲给子孙的生命叙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