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叶圣陶的散文,我从中获得了许多的灵感,得到了许多的感悟。
我写文章的时候不论什么文体,讲道理总要讲故事,必须要联系实际,不然就觉得没有道理没有说服力。看了叶先生的文章,我第一次意识到,道理是可以融入感情,写进文字里的。
“我们不要希望在它那里得到一点知识,学会一些智慧,我们又不一定从它那里晓得什么伟大的事情,但也不一定要晓得什么细微的生活。我们应当绝无要求,读文艺就只是读文艺。这时候我们的心如明镜一般,而且比明镜还要澄澈,不仅仅照得见一片的表面。而我们固有的智慧、知识、感情、经验与文艺里边的情事境界发生感应时,就使我们陶然如醉,恍然如悟,入手一种难以言说的快适的心态。于是我们尝到第一口的蜜了。”这段话看书的时候我就读了好多遍,现在再写一遍还是觉得人家说的有道理。首先从这段话的意义看,我以前读书就是如饥似渴,所以从书本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等到后边的时候,知识成了体系,看书就开始抱着目的了,读书的目的就不单纯了。一本书的前几页要是让我觉得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就不往下读了,觉得没有意义。读书功利心太强,所以后来读书啥都读不进去,只能看看小说了。这样既失去了读书的乐趣,又失去了自我提高的机会。叶先生这段话写的真好。再从这段话的描写手法上看,要是让我写读书的目的,那必须是先从实际生活出发,用对比的手法把读书的不同心态写出来,再得出结论,读书不应当抱着目的去读。按我的写法信的人更信,不信的人更不信,说服力一般。不像叶先生的写法,如沐春风,水到渠成,浑然一体,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读书不应有目的性这个道理。好,真好!
我写文章拿手的是议论文,对抒情叙事方面手感很差,尤其不会细致入微的描写。而叶先生对月亮的一段描写,在写景方面启发了我,读过多次,仍如余音绕梁般,记忆犹新。
“某夜,靠着楼栏直望。江岸诸山略微笼罩着雾气,好像不是平日看惯的那几座山了。月亮高高停在天空,非常舒坦的样子。从江岸直到我的楼下是一片大沙坪,月光照着,茫然一白,但带点儿青的意味。不知道什么地方送来晚香玉的香气。也许是月亮的香气吧,我这么想。我心中不起一切杂念,大约历一刻钟之久,才回转身来。看见砺粉墙上印着我的身影,我于是又意识到了我。”这都段是写月亮的,主物象是月亮,同时也包含了很多其他物象,还写了自己。这写法在我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写月亮就应当以月亮为中心,再展开,怎么能写江岸,雾气等别的呢。当然我不会写景,高手请见谅。写作要发散着写,不能拘泥死。既然是发散,从月亮到月光这也算发散?当然要更广阔的发散呐,一段话惊醒了我这个梦中人。
读书,心眼口到。读叶也先生的书,仿佛看见了他写的景,跟他对了话,体会到了他的心情。大家写书,引人入情,引人入景,引人入胜;大家写书,可读,可思,可念。终于吃到了第一口蜜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