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吴小丽,每日一篇原创文第1年零277篇(第642篇)
故事起源于一个下午:
我:老师,我没能量了。我需要能量,我需要帮助,我感觉自己碰到瓶颈了。
老师:你知道你为什么会碰到瓶颈吗?我们先来看看你的成长速度。从你开始做讲师到现在经历了多长时间呢?
我:从2017年到现在。
老师:不到两年的时间,你这个速度属于比较快的。成长过快,沉淀较慢,认知失调就容易出现你这种情况。你知道讲师有四种吗?
第一种讲师是海绵式讲师(又叫吸收器)。
海绵吸收能力很强,保持水分的能力也很强,如果没有按压,基本上水分不会跑出去。
你接收到,学习到的知识和能量大于你输出、传播出去的知识和能量。
就像海绵一样,会拼命吸收,不外流,只有按压的时候,才会出水,而且吸收到的水分,挤出去的也是水分,只是做了一个搬迁的作用。
这种类型的讲师,知识诠释能力和能量转换能力都很低,基本都依靠外力来学习。
第二种讲师是搬运工讲师(又叫转化器)。
也就是输入跟输出基本持平,从一边学习到的知识搬到另一边。
这样的讲师,生搬硬套,没有自己的诠释,只是在做搬运工。
这样的讲师,成长速度看起来很快,但没有自己的创新,想要突破必须有专门的老师进行指点。
第三种讲师是棉花糖讲师(又叫放大器)。
输出大于输入。
这样的讲师能把输入的知识进行实践,深加工,然后再扩大输出。
就像一点点的白糖颗粒就能产生一个大大的棉花糖一样,把一个知识点扩展到各个方面。
投入的是白糖颗粒,产出的确实丝状的产物,在形状上有自己的变化。
这样的讲师,只要进行辅导,就能成为有自己特色的讲师。
第四种讲师是奶牛式讲师(又叫产能器)。
就像奶牛一样,吃进去青草,产出的却是营养丰富的牛奶和牛肉。
通过自身的学习与实践,创设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样的讲师就像核能一样,核聚变后能产生巨大的能量。
这样的讲师,是很少数的。
前三款的讲师都需要通过向他人学习,输入他人的理论和知识进而输出,他们的能量都需要有一个加油站式的地方为他们添油加料,无法自身产能,所以容易碰到瓶颈。
你看看,你自己属于哪一款的讲师呢?
我陷入了思考。
其实结合我自身的状况,我属于搬运工讲师到棉花糖讲师之间的路径里,我所碰到的瓶颈就是怎样突破到棉花糖的这一个阶段。
知道了自己是什么样的状态,就能够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