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是另一个让妈妈焦虑,宝贝痛苦的话题,今天我就来和大家扒一扒考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因为要给一个亲子俱乐部出即兴题目,我就来找了一下考试的起源。
发现最早的考试要追溯到尧舜禹时代了。中国关于考试的最早记载,可见于约为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尧选舜继位的传说:
尧年事已高,欲选接班人,便向四岳征求意见。大家推荐舜,并介绍了他的事迹。但舜能否胜任这个职务呢?尧决定“吾其试哉”。这个“试”,当然还不是考试,而是试用——在实践中考察。经过妻二女、和五典、入百宫、宾四门、入山林川泽等多方面考察,历时三年,证明舜“谋事至而言可绩”,方决定让舜“登帝位”。
后来尧在寻找治水的人的时候,同样用“试”的方法,尧又曰:“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有能使治者?”皆曰鲧可。尧曰:“鲧负命毁族。不可。”岳曰:“异哉,试不可用而已。”尧于是听岳用鲧。九岁,功用不成。
尧先选了舜的父亲鲧来治水,试用了九年都失败了。后换了鲧的儿子禹,于是有了大禹治水。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公元前2000年前, 考试就出现了。
尧舜禹
而后,其实是从汉文帝刘恒开始,不再使用在实践中试用、考察的方法,而是将自己在治理国家的实践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提炼成试题,要考生回答。达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使用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此次考试,虽仅限贤良方正科,考生也是先经推荐,考试结果也仅定高下,却开创了考试历史之先河。
实际上,在《周礼》《礼记》中也有一些关于“考”“察”“比”“试”“视”“校”“论”等的记载。如“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与贤者能者。”
而在《学记》中,清晰地记载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每年的考试要求和标准: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科举考试
所以原先有很多人都说现代的考试制度出自英国,确实是经由英国的高等学府提炼和整理以及形成规范的。但从历史上看出来现代的考试起源,和我们的中华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和大家讲这么多考试的起源和历史,是为什么呢。其实是想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考试真的是像我们所想的一无是处,就好像是洪水猛兽一样,只是把家长和孩子逼疯的工具吗?考试到底有没有价值?
这个问题在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找到了答案:《学习之道》这本书的作者很牛,芭芭拉奥克利,她从小学到高中数理成绩一路垫底,因此热爱文学。本科专业是俄语。职场生活不得不学习大量理科知识甚至是头疼的数学知识,而最后竟然学成了工程学博士,后留任教授。在MOOC上开创最受欢迎的学习课“learning how to learn”。
她在书中总结了非常实用的学习方法,关于考试/测试她的观点是:“测试本身就是一种强效的学习经历。它可以改造你已有的知识体系或是为其添砖加瓦,同时可以显著地提高你记住学习材料的能力。通过测试而发生的知识构成上的改善,被称为’测试效应’(testing effect)。它的发生多是因为测试进一步强化并稳固了大脑中的相关神经模型。”
在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意识到考试/测试是对每一个人的学习有价值的,它其实是在帮助学习者有效提取埋藏到潜意识区的知识,并一次又一次地加粗相应神经元的链接,是一种有效的加强学习的手段。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又困惑了,我们到底应该以怎么样的态度对待考试,真的是对它又爱又恨。该怎么办?
我和那次现场的妈妈们说了我的观点:“其实不是考试有错,是我们对待考试的态度出了错”。
考试本身是为了检验大家学习的进程如何,是一个反馈告诉大家我们在学习当中哪些知识点学得比较好,哪些知识点薄弱的设计。然而我们现在国内的家长们,把考试最后的结果当成了评判孩子的最高标准。如果孩子成绩好,那就一切都好,其他品行、性格方面的问题一概忽略不计;如果孩子成绩不好,于是天天如何提高学习成绩成了家里的主旋律。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既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也感受不到家的温情。时间一长,家庭关系恶化,孩子性格偏执甚至各种心理疾病。而成绩好的孩子也没好到哪里去。因为被成绩好这个标签蒙住了所有人的双眼,导致孩子们的人格不完善,抗压能力极差。尤其是因为一直成绩好活在各种光环下,没有体会过不生活在人群焦点的感觉,于是一旦到了一个优秀的集体,或者出现更加优秀的学生,悲剧就发生了。这些年来出现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同窗投毒、杀人事件不都是由于当年所有人太重视分数所致么。
诸多悲剧已经频繁敲响警钟,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考试成绩,我觉得其实有个非常完美的答案,就是最近非常风靡的《终身成长》,作者罗尔·德韦克教授给大家提供了两种思维方式,决定了未来这两类人的成功走向。实际上,这两种思维方式会在考试成绩面前会有迥然不同的表现:
固定型思维:害怕错误和挑战,认为每一次考试测评都是对自己能力和水平的衡量,而这些是没有办法变化的。所以每一次考试成绩下来,就会依据成绩得出一系列的判断,比如: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笨,简单题都考这么差,2+2都会错。没救了。。。。诸如此类的。
成长型思维:会珍惜每次犯错的机会。他们不认为考试成绩是结果而是过程。考试成绩不好可能也会让心情低落,但更看重的是,通过这次考试检验出来自己的学习哪里是薄弱环节,并且思考在下一次如何做得更好。
终身成长
正面管教里有同样一句话:“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试想如果诸位爸爸妈妈们能把这个作为基本信条,我们这个社会将会减少多少因为成绩攀比导致的家庭悲剧、社会悲剧,而会新生出多少幸福的家庭。
所以,关于考试,考试的设计本身没有太大问题,但我们对待考试的态度和行为出了大问题,好东西没有正确的使用方法,有可能会变成一个危害无穷的东西。就像物理学家研究出了核裂变核聚变,被坏人利用却成了杀人无数的原子弹。
原子弹
考试这么个东西,它本来可以成为你和孩子增进交流,和他一同检视不足,提升自己的利器,希望它别成为破坏你们亲子关系的元凶。而其中最关键的,是你怎么看待它和使用它了。
Linda阿姨教你应对学业难题 11.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