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e0868679e6331cd1.jpg)
1963年8月的一天,陕西宝鸡地区阴雨连绵,陈仓区贾村镇的村民陈堆听到屋外“轰”的一声巨响,他赶紧出去查看,发现院子后面的土崖坍塌了。陈堆被泥土中的一个绿幽幽的东西吸引住,便将它刨出来,原来是个锈迹斑斑的金属疙瘩,足足有30多斤重,后来这件“破烂”被当作废品卖给了收购站。
1965年,宝鸡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佟太放无意间看到这个物件,断定它非同寻常,急忙向单位领导做了汇报,博物馆连夜派人花30元钱购得此物。经专家鉴定,确认它是西周早期的祭祀用酒器,命名为“何尊”。其整个器型端庄凝重,表面饰以精美的蕉叶、蟒蛇和饕餮纹,内底筑有12行122个字,记述了周成王建成东都洛邑的历史事件,其中写道:“宅兹中国,自之乂民”,意思是定都天下之中以统治万民。这是“中国”一词首次出现,现在“何尊”被列入禁止出国展览的重要文物名单,成为国之“重宝”。
2010年9月28日,宝鸡市博物馆升格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面除了“何尊”以外还有100多件国家一级文物,像逨盘、夨伯鬲、虢仲鬲、王盂圈足、凤鸟纹方座簋、伯公父勺、兴簋、四十二年逨鼎、折觥、墙盘、秦公镈等等,件件都是青铜器中的精品。博物院之所以能坐拥如此多的宝贝,完全得益于当地厚重的人文底蕴。
宝鸡是周朝和秦朝的发源地,出土过上万件华丽的青铜器物,因此享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众多文物中就包括举世闻名的“毛公鼎”,其是在岐山县挖掘出来的,上面有500字的铭文,为世界之最,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类似的国宝还有很多,有的由国家博物馆珍藏,有的流失海外,而大部分归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来此参观,定会令你惊掉下巴。
博物院设四个固定展区。第一部分名为“青铜之乡”,里面的“宝鸡地形沙盘”格外引人注目,它向游人展示了当地青铜器出土地点的分布图;第二展区叫“周礼之邦”,通过厉王胡簋、墙盘、何尊等600多件文物折射出周朝礼制下的辉煌盛世;第三区块为“帝国之路”,用360个青铜器展现了秦帝国的崛起过程;最后的“智慧之光”,演示了古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及流程。
人们在感叹古人无与伦比的睿智的同时,也会对周、秦的兴衰扼腕叹息,而根源或许能从文物中寻到蛛丝马迹。“何尊”的铭文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即里面的“徳”字第一次在下面添加了“心”字底。大概是周人意识到,以德服人重在让人口服心服,历史也印证了这一点。周兴于礼,毁在礼崩乐坏的不得民心;秦起于法,败在暴虐无道的离心离德。
看周秦青铜,观国宝重器,寻历史辙迹,参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便不只是一趟大长见识的游览,更是一次振奋人心的探索之旅。“何尊”从阴错阳差地悄然面世,到机缘巧合地被慧眼识珠,这期间充满偶然的变数,可又好像冥冥之中命里注定,因为“中国”不会被埋没,不会永远沉寂,她一定能光耀五洲,用华夏文明之火照亮环宇。
2022.10.13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23b06b47f11f79c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5bdf44796de23a3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