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易之学

作者: 走四方123 | 来源:发表于2021-06-11 19:47 被阅读0次

  求一存二,一中有二,二中有一,一有三变,因此世间事,人生事,江湖事,天下事,事中有事,一中有三,三下就包含完了!

  求二变新,一回生,二回熟,熟能生巧,大道至简,简中求巧,巧中求易,易中存平,月上人,花上人,心上人,人心有人,二中有一,一生一世,心心相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求新变革,革薪之火,火中有生,生生学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因此刚健有力,福德此彼!

  平道创始人朱健平看到这也不说,也不问,也不想,但是平道创始人是一路从不平不平的道路里走出来的,走出了一种艰难的道路,这是他想走的吗?这是他希望的吗?千年百年万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个咸鱼,当个不知上进,可以混吃等死的一个普通人罢了!从无到有时,走的路是上天选的,这是自古变的,从有变无的过程中,选择的路就是自己选的,至于怎么选择,那么这一切一切都是自己的抉择!

  求平存易,其实世间的道路看似不平的道路可能是最简单的,因为难走就只有三种可能,能走或者不能走,以及半途而废,而看似很平的道路却只有万千可能,因为简单,所以可以放弃,可以轻视,可以肆意行走,因为简单啊,又有谁会对很简单的事?用尽全力嘞,所以归根到底求平存易其实就是求心存志,所以平道是一种讲心的学问,易经是可能是一部立志的学问!

  易者有志方可通天,平者有心方可通地,所以平易近人就是世间最大的道理,天地近人,天地与人之间的距离其实就相差了一个字,有人说过一字一太极,所以啊,天地与人的距离差了一个太极,太极有八卦,八卦有乾坤,乾坤有天地,那么世间的道理很多就出来了,字里行间都是天地,字里行间都是人,所以很多东西一点就通了,因为一点就能改变一个字,一个字就是一个道理

    当我写到这里,我看着雨好大,一点一滴都敲打在我的心上,心里波浪起伏,因为心不平了,那么对很多事的看法都不平了,既然如此那么也就不能厚德载物了,这一切都是因为一场雨,一场说走就走的雨啊!

    很多年后有人问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只是一个落魄书生,一生考场失利但这不正是我不努力的表现吗?努力的选择去临时抱佛脚,那么就要承担可能你抱不动佛脚,所以人们都是在心里没把握的时候才去想佛,开始努力成长的时候学儒,心里有把握的时候就是道,所以佛也好,儒也罢,道也行,这一切都是心罢了!

  想通天?先通心,在痛地,然后就通天了,通天后就靠近人了就有超凡脱俗的智慧了,这就是想通了,只要想的通,那么通中有通,那么就通了!

相关文章

  • 平易之学

    求一存二,一中有二,二中有一,一有三变,因此世间事,人生事,江湖事,天下事,事中有事,一中有三,三下就包含完了...

  • 读《论语》谈君子:三弟子问君子

    《论语》论学,有为人之学,为学之学,为政之学,而为人之学无疑是核心。为人之学,也就是君子之学。孔子谈君子的话不少,...

  • 圣贤公式

    老子之学是哲学,是万学之学,复兴国学,不可不更多的研读学习老子之学。甚至可以说,孔子之学、孙子之学、韩非子之学、墨...

  • 平易的深情

    今天,与学生共同阅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不禁感慨张中行先生与叶老的师友深情。由此,我也想到了我身边的一...

  • 平易近人

    西周初,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封于鲁,太公望(姜子牙)封于齐,周公仍在朝摄政辅佐成王。三年后,伯禽入朝向周公汇报政务,周...

  • 平易近人

    大Boss对细雨说:“我觉得你近来是没休息好。早起晚睡!你是不是需要请个假,休息好。” 细雨露了个苦笑。这个话题是...

  • 精英之学和大众之学2019-03-28

    精英之学和大众之学 儒学是君子之学,精英之学,是培养君子和精英的学说。但儒学又应该是大众之学,人人可学,有学无类。...

  • 读书的方法与艺术(读书笔记)

    楼宇烈:为什么读书? 《论语》“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为己之学”, 也就是“君子之学”。 读书,就是为...

  • 孔子家风,仁以为乐

    孔门教人以两事,内以性命修身之学,外以经世济民之学,所谓“修己安人”之学,庄子称其“内圣外王”之学。孔子...

  • 读书之道

    晚清名士王闿运在给弟子授课时将读书的志向分为三种:“功名之学,诗文之学,帝王之学。” 所谓功名之学,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平易之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pv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