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通过吴校长分享和昨天的打卡了解了一位外国妈妈的家庭教育故事。
她是俄罗斯人,由于有一半韩国血统,长着一副“很中国”的脸庞。她精通六国语言,在北大读研时认识了德国籍的华裔老公并生出一个长得也很中国的小男孩。
她是一个很强悍的母亲,不仅要在中国培养自己的儿子,而且还把亲戚家的孩子带到中国来培养。在她的家里,从啼哭的婴儿到上大学的孩子一直有十多个在一起生活。
她是个“文字狂”,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她用英文、俄文和中文“三国文字”记了整整10本约20万字的教子记,并且还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择校经”。她叫塔玛莎(Tamara)。
听吴虹讲述她的故事,我的收获:
1、打开,打开,家长从小就应该放手让孩子做让他快乐的事,让他的本能中心(爱与意向)扎根的事。
在塔玛莎家,生活仪式感很强。全家一起过圣诞,大家是通宵不睡觉的,每个人都要表演自己的节目。
2、从小要教育孩子懂得吃亏和吃苦。
在塔玛莎家里她的儿子一直睡地铺,床让给表弟、表妹他们。大家庭更让孩子们懂得互相照顾,各负其责。
3、每个人各有所长,小孩不可能全科好。
我们要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让他在自己更擅长的方面去发展自己。这样孩子会活的更轻松。
4、每个人都有可能超越自己。
在塔玛莎家庭里,一个孩子考两个博士学位是很正常的。他们家的孩子个个都是高材生。
5、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就像优质土壤对于一粒种子一样的重要。
在塔玛莎家里,大人做大人的事,孩子做自己的事。学习不需要人监督,大孩子辅导小孩子学习,甚至要照顾不会走路的弟弟妹妹。
6、要给孩子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
孩子表演,外国妈妈特地从俄罗斯赶来给儿子打气。
塔玛莎为了让孩子在六一儿童节有一个精彩的表现,特地请专门的老师为孩子辅导两个舞蹈节目。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应该会更阳光自信吧!
7、按照规则生活,允许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都有严格规定。 孩子偷抄别人的作业,妈妈写信教育他。
8、资源用不尽,连接不容易。
塔玛莎对孩子书本知识的学习不像我们这么卷,她更关注孩子与人的连接。每次家长会,这位外国家长都积极参与,因为有几个孩子在一个学校读书,有时忙不过来爸爸或其他家人也参加另外的家长会。
9、择校不进所为名校,更看中对孩子发展好的学校。
塔玛莎为了选择 一所适合孩子读书的南京的学校。她没有直接进名校为孩子报名,也没有听别人介绍,而是自己亲自到学校外和家长打成一片,通过家长的交流了解哪所学校适合她的孩子。
读书,读人,读世界,感恩吴校,因为阅读,我们不断的打开,让我们看到不同的育儿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