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的需求不断增长,满足基本需求之后,还要进一步完善。修养就是针对人们的这种需求而来的一个要求,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修养能高一点,通常说的素质高一点就是一种修养的表现形式。那么如何提高修养呢?
提高修养的基本办法就是“为学”。
先看学习的态度,还是学而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再看学习的方法: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欤)?”子曰:“(端木)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的境界已经不低了,“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贫困的时候不去阿谀奉承,这是有骨气的表现,富裕了而不骄傲自满,不可一世,这是有素质的表现,光是这两条,现在能有多少人做得到,不仅没做到这两条,反而是做到了“贫而谄,富而骄”。很可悲啊!
子贡很好学,而且很聪明,马上明白了,引用诗经上的话,“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孔子非常高兴。
孔子和子贡的这段对话,反应出了子贡的学习状态和思考,孔子的和善与循循善诱,师生之间那种满满的情谊,如和风拂面,令人陶醉。
另外,这段话不仅说出了这么深刻的人生道理,还能解读出一层含义,什么呢?学习的方法,精益求精。不要以为自己已经学得可以了,还有更高的,只是自己没看到罢了!
孔子极为称赞他的得意门生颜回,认为他好学上进,自颜回死后,已经没有如此好学的人了。在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他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这两点,这显然不是知识性的。为什么做到这两点就是好学了呢?其实,这是对道德修养的要求而不是知识多少的体现。
不迁怒,大家想想自己能做到吗?在单位因为工作劳累,遇到生气的事,回家还能不把这种情绪带给家人,反过来也是,就是说,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过错而影响到对待别人的态度上去。大家应该能体会到,这是非常难做到的,如果做到了,我想,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上,商业交往里都会是一位受人喜爱和尊敬的人。那么,办什么事自然会顺利、顺畅、顺心。
再看不贰过,这其实也是很难的一件事。不犯重复的错误,大家都不想重复犯错,但是为什么还是总会重复犯错呢?两点重要因素,第一认识的不深刻,第二没有反省。
修养,修什么?修身。养什么?养性。怎么修?为学。怎么养?反省。结果是什么呢?成为君子。
修炼成君子,并不能一步到位,而是逐层提升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这是一个切磋琢磨的过程。
其实,曾子的三省己身就是提高修养的一个基本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