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蒋士铨的《岁暮到家》描写了一个儿子在年底回家,母亲欣慰的场景。
在古代,年底回家是每个家庭的重要时刻,也是亲人团聚的时刻。儿子在回家的路上,心情非常激动,想着母亲对自己的爱和期待,他感到无比幸福。
回到家中,母亲拿出为他准备好的衣服和信件,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亲情。
见面之后,母亲心疼他的清瘦,呼唤他过来询问生活情况。他低着头,不敢看母亲,感到很惭愧,因为他没有尽到作为儿子的责任。
然而,母亲并没有责怪他,只是关心他的生活和身体状况。他感到非常感动,因为他知道母亲一直在想念他,而他也一直在想念母亲。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但他和母亲之间的感情却依然深厚。
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做什么工作,家永远是我们的避风港和依靠。
展出时间:
2023年12月15日
展出内容:
蒋士铨(清)《岁暮到家》
诗词原文: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展出作品:
郝乙
李少波
姚淑芳
赵忠胜
刘国华
谈琦英
李少波
姚淑芳
刘国华
郝乙
诗词释文:
母亲的爱子之心是无穷无尽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过年之前能够返家。她为我缝制棉衣的针脚密密麻麻的,家书里的字迹墨痕犹如新的一样。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呼叫着我细问旅途的艰难。母亲啊,儿子已经愧对您了,不忍诉说漂泊在外的劳累辛苦。
诗词作者:
蒋士铨,生于公元1725年,卒于公元1785年,字心余、心馀、苕生,号藏园、清容居士,晚年号定甫,江西铅山人,清代戏曲家、文学家。
蒋士铨精通戏曲,工诗古文,少与汪轫、杨垕、赵由仪并称“江西四才子”。诗与袁枚、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所著《忠雅堂诗集》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书法作品作者介绍:
郝乙(河北石家庄、1974年),14岁始学篆刻、书法,18岁师承河北书法名家牛逍先生,现为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
李少波(河北保定、1967年),业余书法爱好者,临帖学习书法多年。
姚淑芳(女、湖南邵阳、1965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经济师,书法及古诗词爱好者。
赵忠胜(湖南岳阳、1970年),经商,业余爱好书法。
刘国华(湖南岳阳、1945年),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岳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
谭琦英(女、湖南岳阳、1956年),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协会、老年书法协会、新闻出版书法协会会员,岳阳市楹联学会、诗词协会、书法协会会员。联墨作品多次获奖。
欢迎更多书法爱好者参加“书写经典网络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