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茶

作者: 时光知味sun | 来源:发表于2023-12-08 22:16 被阅读0次

    五六年前,经由茶友介绍,认识了一位很年轻的小茶人。

    开始以为他只是开着一间茶馆,主营当地特色茶而已。随着对他朋友圈和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的关注,我发现他不仅仅是一名茶馆馆主,更是一位资深茶人。

    也许与茶接触久了,也许喜爱阅读的缘故,他的气质里散发着魏晋之风,对茶的热爱则挡也挡不住的从言谈举止间流露出来。

    我欣赏这样的茶人,可以商业,但绝不为卖茶而卖茶,而是为热爱而投入,有着一颗匠人之心,遇见同道中人会滔滔不绝的分享,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没有私欲,是纯纯粹粹地共享。

    陆陆续续从他那里购买一些茶品,一一品鉴,再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送人自饮。慢慢的,就处成了能说得上话的茶友。

    前段时间参加完岛城的茶博会,被一款台湾人推荐的虫咬乌龙吸引,好奇它的味道。恰巧看到小茶人这里也有类似的台湾乌龙茶,于是买了想着品鉴学习。

    交流中,他希望我能对禅茶的理解给予他一些启发。他说,我们正在探讨禅茶的一句代表性描述语,如果有什么灵感想法帮忙分享啊。

    禅茶,禅茶一味。不知怎么,脑海中就冒出了茶博会上一个叫“非常茗”的品牌。我的认知中,能叫禅茶的,一定非常茗。

    他说,想要的这句广告语不局限产品,所有泰宁做的茶都是打算归类到禅茶系列去的。

    经他引导,看了一些他对决定做禅茶的泰宁的一些风土内容。寺庙众多的地方,用禅茶归类确实很相符。

    弘一法师的“悲喜交集”,“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可说”,“大象无形”,“次第花开”……林林总总的字眼出来,没有一句有新意和深意。

    等茶来吧,也许在与茶的山水相逢间,会有清风明月袭来。

    水仙白:

    入手两泡,据说是2021年的原料。第一泡刚到时就品饮了,没有留下什么过深的感受。

    昨日喝了剩下的另一泡。感冒初愈,在味觉嗅觉还不是很正常的情况下,喝到了浓浓的甜和润润的汤感。

    从清甜到浓甜,再到清甜,甜的清透,不腻歪。很空灵的汤感,像高山深林间的花,清新脱俗,韵味十足,有种遗世独立的出尘美。

    2023—12—9

    今天再次与店家交流,说到对禅茶的理解,归类和感受。大家的思想认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类交流,不辛苦,不费劲,不累。

    做茶,销售茶,推广茶的方式多种,适合自己,适合这款茶才最重要。

    茶修,禅茶,申时茶,茶会,不管什么形式,能将物质与精神层面相结合,能让自己和对方感受到一份真诚,一份收获,一份念念不忘的轻仪式感也很重要。

    昨晚参加了一场两个小时时长的茶会体验课。一千多人同时在线,对申时茶有了一个更为规范和深入的了解,也算坚持申时喝茶1300多天后的一个重温和回顾。

    一场申时茶会需要前期策划,中期执行和后期复盘。前期需要主题构思,场地选择与布置人员的统筹安排。中期需要岗位职责落实,团体通力合作。后期需要复盘茶会效果,数据与转化,团队服务升级。争取做到丝滑轻盈,没有存在感的陪伴。

    茶会分为小型茶会和大型茶会,需要人员有主持人(需要情志的打开),茶师(是整场的定场神针),服务者和煮水人。

    茶品以老茶,温性茶为宜。需要1—7水 平衡、渗透、发散、有能量的茶汤,已达到身体的通达,情绪的稳定,茶汤就是茶师的作品,需要茶汤浓淡度一致,汤圆水滑,细腻绵软,舒适无挂碍。

    一场茶会大约需要45分钟左右,需要把握好茶汤的速度,温度(烫不喝,温不喝),质感,需要恰到好处,给参与者以安全感和信任度。无茶不约会。

    2023—12—1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禅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ry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