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

作者: 坐看云起时wjh | 来源:发表于2023-05-06 06:41 被阅读0次

题淮南寺[1]

程颢

南去北来休便休,[2]白[插图]吹尽楚江秋。[3]

道人不是悲秋客,[4]一任晚山相对愁。[5]

【简评】

程颢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在这首诗中他自称为“道人”,似乎在标榜自己具有不为物动、旷达自持的境界。殊不知人非草木,谁不具七情六欲?山本无情,他却看出晚山之愁,可见真正心有所愁的不是山,而正是这位不是“悲秋客”的“道人”。

-

[1] 淮南寺:宋设淮南路,治所在扬州(今属江苏),淮南寺当在其附近。

[2] 休便休:意谓有休息之所便当休息。

[3] 白[插图]:开白花的[插图]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楚江:即指长江。

[4] 道人:体悟到大道的人。这里是作者自称。

[5] 一任:任凭,听任。

秋月

朱熹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1]

隔断红尘三十里,[2]白云红叶两悠悠。

【简评】

旧本作程颢诗,据《朱文公文集》应作朱熹诗,题作《入瑞岩道间得四绝句呈彦集充父二兄》,此其一。题为“秋月”,然清溪碧山、白云红叶,景物描写恰如白昼,由此显现月的皎洁与秋空的澄净,构思巧妙。当然作者的主旨还是藉澄空的景色表现一种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但正如在月夜下写白云、红叶总给人以隔的感觉一样,这种过分的“清”、“空”、“澄鲜”,似乎也给人一种做作之感。

-

[1] “空水”句:此言秋天夜空和溪中流水一样清新明净。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2] “隔断”句:言溪流深隐山中,远离尘世。红尘,指有人烟的地方。三十里,此喻远,非确指。

七夕[1]

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2]须邀织女弄金梭。[3]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简评】

“七夕”是无数诗人作过的题目,但总不出叹惋牵牛织女爱情悲剧的窠臼。本诗的作者却别出心裁,借“乞巧”的风俗,在“巧”字上大做文章,表现出对世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者的憎恶。作者的这种思想,一方面可能是受老庄“绝圣弃智”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能也是现实生活的折射。作者生当五代十国战乱频仍之时,眼见野心家们争名夺利,搞得天下纷扰,民不聊生,怎么能不有感于心而又发之于言呢?所以这看似游戏的笔墨,实在有很深的含义。

-

[1] 七夕:阴历七月初七。相传每年此日,牵牛星与织女星夫妻度鹊桥相会。妇女们于是日在院里摆上瓜果,结彩线,对月穿七孔针,可向织女乞得巧智,称“乞巧”。

[2] 会:会意,明白。

[3] “须邀”句:传说织女善织锦,天上的云霞都是织女织出来的。须,总要。

相关文章

  • 小小朗读者

    我们爱古诗、学古诗、读古诗

  • 国学智慧经典

    论语:古诗文网 易经:我的空间-古书-道-周易 大学:古诗文网 中庸:古诗文网 止学: 孟子:古诗文网 庄子:古诗...

  • 父子对话:为什么要背诗

    “爸爸,为什么要让我每天背古诗呀?” “因为古诗很美。” “背会古诗,将来能挣很多钱吗? “不能。” “背会古诗,...

  • 古诗古诗

    这几天春花都开放了,让人不禁感慨。其中有一句诗一直在嘴边,一直想不起来,直到有天百度后,才发现,原来,是我们背的时...

  • 课本之外的唐诗故事

    上学时学了不少的古诗,也很爱古诗中优美的词句,但那时候每首古诗都是孤立的,没有注意到古诗和古诗之间的联系,没有注意...

  • 星耀小学一年二班配孩子背古诗

    每天晚上都要陪孩子背诵古诗,孩子渐渐背会古诗了。我也从古诗里明白了很多!也明白古诗里的意思了!也会给孩子讲古诗里的...

  • 《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会默写《出塞》和《夏日绝句》。 2、结合注释,整体把握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文...

  • 孩子的世界并不简单

    故事一 今天学习古诗《池上》。古诗如下: 这首诗我们《古诗168首》中已经背过,...

  • 古诗复习教案

    古诗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古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2、 灵活积累、运用古诗。3、 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

  • 听《山居秋暝》,谈我的收获

    各种文体的教学中,我最害怕古诗教学。具体表现在:读不出古诗的韵;悟不出古诗的情;挖不出古诗的魂。总感觉我的古诗教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诗三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tc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