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叙事贵在一波三折。太平直的作文,往往写不具体;写不具体,内容就不会曲折;没有曲折,文章当然味同嚼蜡,缺少感染力量。怎么办?那就试试“一波三折法”吧。
先举个唐伯虎的例子。一位老太太做寿,他的子孙请来唐伯虎为她题诗。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争着来看。唐伯虎挥笔写下:
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
九天仙女下凡尘(喝彩)
儿孙个个都是贼(惊怒)
偷得寿桃献至亲(拍手叫好)
短短四句跌宕生姿,起起伏伏,吊足胃口,这就叫做——事件的波澜。写出事情的波澜,就是写出事件的曲折变化,写出一波三折。“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静的湖面,固然能给人以美感,而水面的荡漾、荷花的摇曳,则会给人更多的联想和感受。一篇记叙文,如果看了开头,就知道文章的结尾,那就提不起读者的阅读兴致。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要在文中加一点波折,使情节波澜迭起,回旋推进,于是,便能够不断地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鲜感、新奇感,从而增进文章的吸引力和可读性,这样的才会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如何使自己的文章不平,使所叙故事一波三折呢?前提条件:要么选择本身就曲折复杂的事件来写,要么运用使叙事曲折的技巧。比如“情节突转法”、“设置悬念法”、“铺陈误会法”、“抑扬交错法”、“巧合法”、“虚实法”、“烘托法”等等,其中“情节突转法”、“设置悬念法”和“铺陈误会法”值得同学们借鉴。
“情节突转法”:是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锋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
举例:某地期中考之后,数学老师要公布成绩,他说:“九十分以上和80分以上的人数一样多,80分以上和70分以上的人数也一样多。”话一说完,全班一阵欢呼,一位同学追问道:“那么不及格的人数呢???”老师老师不疾不徐地回答:“不及格的人数和全班的人数一样多。”
“设置悬念法”:悬念就是设置悬而未决的矛盾,引起读者的关注。巧设悬念能使文章曲折生动,起伏跌宕,引人入胜。
举例:《驿路梨花》一文中采用了“设置悬念法”,课文开始写“我”和老余到何处投宿?茅屋的主人是谁?从瑶族老人口中得知是梨花姑娘,可梨花姑娘又是谁?她在哪儿?后来又通过梨花姑娘的解释,才知道茅屋的真正主人是解放军。至此,悬念似乎解开,但似乎仍存在,因为梨花姑娘仍未出面,然而答案尽在不言中。这种构思法先设置悬念,然后逐层推进、释疑,既可以文章显得紧凑,又可以提高阅读兴趣。
“铺陈误会法”:“误会”源于人与人之间的错误理解;这种错误、理解,使得人物之间的对话、行动、感情等等都朝着意外的方向发展,从而掀起事件的世界的波澜,这是通过偶然反映必然性的一种构思方法。
举例:新学期伊始,我们高年级学生去车站迎接新同学,我见一小女生站在一个大箱子旁不知所措,便主动上前帮她提起箱子,不料箱子似乎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子,只好勉励支撑。才走了几步,那女生便对我说:“背不动就滚吧。”我一听此言,顿时怒从心头起,放下箱子,怒视着她。弄着那女生愣了几秒钟才满脸通红地指着箱子的底部对我说:“我指的是轮子。”(误会)
比如:《醉人的春夜》写道,陈静自行车出了毛病,恰遇一个小伙子一掠而过,然后小伙子又回来,陈静以为他是流氓,要加害自己。由于没有工具,小伙子告诉他修车地点,陈静以为他是在玩手段,诱她上当。修好车子,小伙子要“5元钱”,陈静以为是“敲诈”,其实小伙子并没有反常动作,也不打算要钱。这一连串的“误会”,就把简单的情节叙述得跌宕生姿,一波三折。(误会)
“误会”源于人与人之间的错误理解。这种错误理解使得人物之间的对话、行动、感情等等都朝着意外的方向发展,从而掀起事件的波澜。
一波三折的“三”,并非实指数字“三”,是取其“多”的意思。到底一波几折好,这要根据事物发展和作者表达意图的实际需要来决定,不一定仅仅局限于“三”。关键在于让文章出现跌宕起伏的变化,能让情节更加吸引人,故意让事情的发展一次次出现各种波折,随着情节的变化,文中人物和读者的心情起伏且富有变化,这才是古人所说的——“文似看山不喜平。”当然,“折”,要折得合情合理,不能硬折,要顺其自然,入情入理,让读者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方能做到引人入胜。而脱离生活,故弄玄虚的“波折”,非但不能吸引读者,还会适得其反。
在使用“一波三折法”时,应注意避免:1、将事件故意描写的繁复曲折,与突出中心的关系不大,使文字显得冗长拖沓;2、情节的构思老套,一眼就能看出事件的走向,达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3、为了叙事曲折而穿凿附会,破绽百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