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这个词眼若近若远,从具体时间来说,这个角色已16年不属于我;但从心灵向往来说,我似乎从未远离。真正的人生已接近过半,学生时代已然是青春记忆中永不磨灭的美好回忆……
如果说小学是在懵懂无知中度过,那段无忧无虑的生活却是最纯真美好的见证。从未紧张过的父母子女关系,不用天天抱书啃书却依然名列前茅的成绩,放学后无拘无束的尽情玩乐。小学换了三个学校,虽然也有抱怨作业太多和老师太严厉的时候,但处于“不识愁滋味”的我整天和伙伴们玩跳皮筋,跳格子,跳绳。或是在同学那找到一本课外书,旁若无人的看起来,沉浸其中。
初中的学习任务开始繁重起来,早出晚归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了。主课由小学的两科增加至七科,任课老师多了,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虽然有小学的基础打底,开始阶段新加的学科(如英语)有点找不到方法,成绩始终在五名左右徘徊。直到初二,在老师的鼓励和父母的念叨下,内心激起一股潜力,蹦到年级前三,成绩也稳定了一些。但初三阶段新加的化学课程又让我望而生畏,自此成为我学习之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初中是走读,家里到学校的路途较遥远,来来回回结交了不少同伴,喜欢上了看一些长篇小说,迷上了一些电视剧。年龄在增长,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对待父母的唠叨开始有点小叛逆。从未出过远门的我对外面的世界也有了向往,曾记得找同学借了郁秀的《花季雨季》阅读,刚好有个表姐也在深圳工作,所以这本书不仅让我领误对青春与生活的认知,更激起了我对南方城市的向往。
初中毕业考试对于我来说是惨烈的,重点高中没考上,但哭过、后悔过、伤心过并且想过放弃后还是走入了普通高中生涯。碰巧的是刚大学毕业的表姐也同时进入这所高中教书,并成为了我的数学老师。宿舍生活对我来说有些不适应,但脱离父母管控,又有众多同学陪伴的新颖生活还是让我对未来有了向往。高中有不少社团活动,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参加了文学社、广播站,只是向来胆小的我不是很善于交际。在高中这片比以前广阔的天空下,我发现自己只是渺小的一粒尘埃,有才情有才艺有智慧的同学比比皆是,而以前心高的我开始怀疑自己起来。
高中的知识比初中更难了,识记、背诵、刷题缺一不可。语文和英语我还是兴趣浓厚,对于数学好像不太爱钻研和刷题导致得不了高分,成绩始终在那个不拔尖也不差的位置徘徊。心思越来越重了,妈妈的身体不太好,爸爸的工作不稳定,对于我和弟妹三个的学费生活费有些力不从心,感觉自己被很多东西困住,甚至想放弃高考出去赚钱。
高考过后,成绩果然不理想,老师们的惋惜,亲人的失望让我只想逃离,想逃的远远的。带着对外面大千世界的向往,和邻居姐姐一起到了东莞,听说外面有些方式可以读书、考学历,脱离了学生的身份,但我一直想着有一天会“回来”……
这些年经历了很多,我也充当过自考和成考的学生。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最后悔的还是在该读书的年龄选择了放弃学业,在该奋斗的年龄选择了安逸,放弃上大学成为我最大的遗憾,以前只想赶紧脱离的“学生身份”成为了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如今,我的两个孩子都成为了小学生,在陪伴他们成长的日子里,我仿佛感同身受地把自己也变成了学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