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午夜笔记本
巴塞隆纳给我的感觉很像上海 。是的,这就是我这篇游记的中心思想。没了。
2017年我第一次去。那次的契机是一个高中同学和她的同事们去西班牙玩一圈,她们之前的几站在马德里, 塞维利亚,然后我趁着实验的空当去找她们会合。
那是那一年的九月底十月初。刚完成了研究生阶段的第一年,正在做硕士期间的第一个小实验。考试结束,实验也告一段落,就剩下一篇报告要写。想起之前的两年多语言班和本科学业,有一种小帆船暂时靠岸的偷来的轻松之感。那段时间好像毛不易很火,我也在手机上下载了他的几首歌单曲循环来着。现在每次听到他的“借” 和“消愁” 我都会莫名其妙地想到巴塞隆纳和那个通风厨里的仪器设备和当时常用的盐酸溶液。
相聚的第一天晚上我们就在马路牙子上吃了火腿和水果酒。自此我们应该是彻底爱上了伊比利亚火腿,和仅我个人而言觉得可口的腌橄榄。在接下来的几乎每一顿饭里,火腿成了必不可少的美味。过去的我一直不知道干吃这玩意儿这么上头,如同薯片一样,根本停不下来。火腿咸中带鲜,肥而不腻,搭配着当地的水果酒,味道一绝是我们俩公认的。而腌橄榄真的只有我一个人在享受。每每看到我赞不绝口的样子,她都放言道要再给橄榄一次机会,但是都以依然不能体会其美味的疑惑表情告终。而与我第二次巴塞隆纳之旅同行的那位伙伴,她作为新加坡人居然比我还要中国胃,竟连干了两顿火锅(其中一顿是因为我觉得油条太好吃我自己去的)和一顿小炒, 剩下的几顿留给了海鲜饭和Tapas。而之后因为她的行程需要先行离开,以至于后面几顿的火腿橄榄大部分时间是我一个人在独享。不经意发现,一个人吃火腿和橄榄,如果还要搭配一份炸鱿鱼或水果酒,菜量便有点太多了。
夏夜的巴塞隆纳,在我步行所及之处,几乎每条街道都有坐在街边吃晚饭的食客。巴塞隆纳的街与巴黎停了车就看不到对面的小巷的不同,一条条都是在马路当中建着隔离带的宽阔大道。很多店家的位子就直接设置在马路当中,坐着吃饭的时候两侧都有来往的车辆,而同时又感觉像是一条又一条的步行街。那些开到深夜如同大排档的店家的有些桌子椅子远不是那种经过精心挑选符合老板审美品味的产物,而是简简单单的塑料桌椅。顾客们都穿着可以被夏夜难得的风轻松吹起的轻薄的衣服。看着食客悠哉地咀嚼品尝着食物的表情,感觉餐盘中的火腿,鱿鱼,大虾,蔬菜,面条,水果酒,气泡酒都刚刚好带着它们所被期待的应该有的味道。吃完晚饭跟朋友压着马路回民宿。哼着当时流行的带有街头特色的几首红极一时的歌曲,遥望着这股神秘文化的魅力与神奇,和一些“效仿翻车”带给人们的乐趣。
期间我逼我同学去听了一场钢琴独奏音乐会。为什么选那场演出主要因为符合我们的行程。后来订了票去查了一下场地,号称说这个是世界上最小的音乐厅,叫El Teatre més Petit del Món。但凡是让我去打卡的地方可以捞得一个什么“最”字,就觉得这个钱花得更值了一点。不过话说回来,硬要往这些景点上要冠上一个什么“最” 或者“某某曾经来过”,貌似也不是件特别难的事,总有能套上个什么称号。去了之后,名副其实,果然很小,观众很挤, 以至于在表演途中,需要用投影把演奏者的手投影到墙上,才让人意识到自己在听一场音乐会。有点不像是音乐厅,而是一个酒吧改造的演出场所。不过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由于坐得很挤,并且空调貌似功率不足,演出到一半,配合着悲怆的第三乐章,从我身后飘来了一阵仿佛在给演奏者打着节拍的呼噜声。我侧脸看了一眼我身旁的小伙伴,也昏昏欲睡,睫毛在投影的光线下忽闪忽闪的。其实真的不能怪我们观众,一定是因为贝多芬的旋律太过迷人,以及这些被滞留在音乐厅的空气把我们给憋昏过去了。不过音乐会本身我觉得不错,因为听到了一首听了一遍想再听一遍的曲子。回家后我给这个音乐厅的主页留言,想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后来没想到这位演奏者直接回复了我,说这是一首他的即兴,收录在他的一张专辑里。而这首曲子断断续续地保留在我的手机里,时而单曲循环,时而因为更换音乐App先删除之后又下载了下来。好在我一直保留着与这位演奏者的聊天记录,从而让我没能忘记这首曲子的名字。(Preludio (orquestal))
回来的路上我记得我们快马加鞭地去赶公交车。然而可能因为坐久了,我穿着高跟鞋加上天热流汗使我的脚疼得炸裂。所以我依稀记得我脱了鞋光脚在地上走。而这已经是第无数次我穿着高跟鞋美美地跟这位小伙伴出街,然后以我当天晚上因脚痛而无法走路导致以脱鞋告终。所以可以说她见证了我多少蹬着恨天高的气宇轩昂,就目击了我多少最后被恨天高击溃的落荒而逃。
可能因为我两次去到巴塞隆纳都是在夏天,所以它总让我想起上海的夏天。除了前面描述的夏夜之外,太阳当头照的时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盛夏每一次由于任何不知名的理由回家路上的各个片段。热得排山倒海,房子被太阳光照成金色。街边高大的树在房子上投下闪烁影子。老房子外居民的衣服床单贪婪地吸收着太阳的能量。仅剩的蝉鸣和电动车匆匆驶过的声音使一切显得更加寂静。刺眼的光线在镜头前由于谜之光学原理形成一道道忽隐忽现的弧线。不知是要回去赶暑假作业还是老家的夏天实在太热,还是本能地没想过在马路上闲逛,每一次都渴望在这灿烂明媚的树叶光影间隙多作停留,但是总没能放慢步伐,只能让它们短暂地在我上空以我的步行速度掠过。但是,我想我肯定是记住它们的,不然不可能在以后去到每一个类似的地方都想起它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