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9年2月9日,俄罗斯媒体报道了俄罗斯2031年的载人登月计划。
3月10日,中国探月总师吴伟仁,在人民大会堂宣布了中国将在未来10年左右的载人登月计划。
紧接着,3月11日,美国也被媒体报道,计划2028年再次实现登月。
此情此景,很难不让人回想起,1957年到1975年间,那场震撼世界的太空竞赛。
(二)
1957年到1975年,美国和苏联,花费了近乎“疯狂”的巨资,来争夺对太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有多疯狂呢?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关键的1968年,NASA竟然获得了美国联邦政府总预算达4.4%的资金支持。
如果你无法理解这个数字的疯狂程度,那你应该看到以下对比。
1.近五十年后的2017年,NASA预算仅仅为0.47%,大约200亿美元。
2.中国国家航天局长许达哲在2016年4月22日的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航天局预算,大约为美国的1/10,即20亿美元。
所以,夸张点说,1968年的NASA获得的预算,换算到今天,约等于100个中国航天局!
为什么会疯狂到如此地步呢?
如果你翻开任何一本历史书,都可以得出答案:为了取得意识形态斗争的胜利。
二战以后,美国和苏联由于意识形态不同而势同水火,深陷间谍战和意识形态宣传战。于是,一项能同时兼顾意识形态宣传和军事用途的宏大工程——航天工程,就成了美苏的一个绝佳选择。
这个时候,为了保持自身不毁灭,美苏双方都必须拼尽全力证明自身体制的优越性。正因如此,美苏双方都无法后退,在太空竞赛上,都举全国之力,来打赢这拼上了国运的一战。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苏联失败,遭遇解体。
虽然解体是诸多复杂因素共同影响,但毫无疑问,这场意识形态斗争的失败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三)
那么,今天各国再提登月,是历史的再一次重演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知道,各国再提登月的目的是什么。
简单的说,两个字:资源。
事实上,我在《从黄马甲运动看世界迫近的危机》一文中早已详细分析过,经过几十年的瓜分,世界现有的剩余资源,已经不足以支撑世界资本主义解决自身内在矛盾,传统资本主义强国们,都已经因此纷纷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一片乱世之中,为了保持自身不灭,寻找出路已经成为各国迫在眉睫的重要选项。
过去的很多年,那些能够走的路已经几乎被前人走尽了。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太空就成了一个性价比极低,但唯一可走的一条出路。
所以,如今的“新太空竞赛”,跟当年的太空竞赛相比,绝非简单的历史重演。
过去的太空竞赛,是一场世界的主导权争夺,本质是一种军事斗争行为。
如今“新太空竞赛”,是由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引起,是一种被迫自保的行为。
虽然它们的内核都是利益争夺,但是,过去的太空竞赛,本质是“损人利己”的;如今的“新太空竞赛”,却无法“损人利己”。
从这一点来说,“新太空竞赛”倒是偶然成了一种百利而无一害的良性竞争。
(四)
过去几十年,世界难得的进入了颇为和平的黄金年代。
在这几十年的黄金年代,以传统资本主义强国为首的人们都干了些什么呢:不思进取,减缓发展科技;崇尚享乐主义,娱乐至上,以消费为荣,以浪费为荣,以娱乐为荣;短视无知,破坏环境、争夺资源、滥用资源。
在大肆挥霍了几十年后,在如今世界陷入危机之时,各国才如梦方醒,匆匆忙忙,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作出挣扎。
这场“新太空竞赛”,从一开始,就有一股悲凉的意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