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清末罕见彩照

清末罕见彩照

作者: 常结巴讲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22-04-18 22:49 被阅读0次

荷兰一家网站在线公布了一批美国摄影师雷尼诺恩的作品。

作为资深摄影师,他有一项绝活,就是对黑白照片进行手工上色,使之更接近自然色彩。

今天咱们选取一部分他的上色作品,寻找它们所透露的历史信息。

挑扁担卖水果的老汉正在称重。

这些老照片拍摄于1910年的京城,反映了清朝即将灭亡之际的民生及社会风貌。

庙宇里的孩子。

这些加了色彩的照片,不再那么灰暗沉闷,能让我们更加逼近100多年的社会实况。

比如说,我们看到,广大普通老百姓流行穿青色或灰色的粗布衣服。

北京城内街道上运输货物的骆驼队。

老北京的“早高峰”,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堵骆驼",就是每天早晨大量运送生活用品的骆驼排队进入城内,导致交通不畅。

骆驼往返于北京和外埠之间,运送煤炭、山货、皮毛、布匹、药材、茶叶、粮食等物品。

父亲带着两个孩子骑骆驼。

由于骆驼在运输中扮演重要角色,京郊很多农家都喂养骆驼,京西的八里庄、五里坨等地甚至形成了"骆驼专业村",一个村的骆驼数量超过一千头。

街上开设着很多出租骆驼的店铺,就像现在租货车一样。

京郊正在耕地的农民。

这是一幅非常原始的耕种农田的场景,全部采用人力作业。

清朝末年,广大农民还没有摆脱粗放低效、靠天吃饭的耕种方式。

母亲带着女儿在农田搂草。

清朝女性缠足现象很普遍,可以说不缠的占少数,一旦缠足走路都走不稳,更别提干农活了。照片中的母女没有缠足,是一种幸运。

隆冬时节出租冰床的小商贩。

每到冬至前后,人们就在河道、湖面上玩起了溜冰床的游戏。

据《春明旧事》记载:"冰床以木为之,长方形,无栏杆,长约五尺,宽三尺余,可乘三四人。"

玩冰床的人"在前牵绳急行数步",待冰床滑行起来,便跃坐在床沿上,任冰床借助惯性滑行。

卖水果的老人。

用竹篮挎了一点东西(可能是自家果树出产)摆摊,真是名副其实的"小生意"。

摆在她面前的色彩鲜艳的果子,你看是山楂还是大枣?

出租毛驴的男子。

这种出租牲口的小生意在旧社会很常见,可以驮人,也可以拉货。

他们旁边的墙上贴着《京津时报》的海报。

一群人在围观留声机。

留声机在清末可是稀罕玩意儿,也是寻常百姓难得一见的奢侈品。

在街头摆出留声机,可能是商人想出来的某种收费项目。

相关文章

  • 清末罕见彩照

    荷兰一家网站在线公布了一批美国摄影师雷尼诺恩的作品。 作为资深摄影师,他有一项绝活,就是对黑白照片进行手工上色,使...

  • 清末民初的珍贵彩照

    清末民初的珍贵彩照,浸满历史感,我看了三遍 ▲人物肖像六幅 。拍摄时间:约1870年,摄影师:威廉·桑德斯。 ▲老...

  • 白底彩照

    一进入行政服务大厅,“照相”两字醒目入眼。缓步走进,一间长方形的屋,横头一张桌子把在门边,一小伙边翻手机边裁照片,...

  • 红楼梦猜想:如果平儿当家,她能比王熙凤做的更好么?

    《红楼梦》中有很多比主子还光彩照人的角色,其中平儿是最出彩的一个。曹雪芹罕见的让平儿上了四次回目,显见对平儿的喜爱...

  • 罕见!罕见!太罕见!

    当零碎的木块 拥有了飞翔和奔跑的梦想 展翅的苍鹰,气势凛然! 一跃而起的骏马,栩栩如生 不留心还以为是真的麋鹿呢!...

  • 罕见罕见

    好独特,美不胜收

  • 清末

    中国是从清朝末年开始走向衰败的,大家都说闭门锁国是从慈禧太后那时开始的,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是很正确,有的人说...

  • 军迷日更96:别让“罕见”变成“常见”!

    “罕见”吗? 所以“罕见”, 因为我们走过那里也“罕见”! 常见的也“罕见” 是真正的罕见! 视而不见是怯懦 见怪...

  • 极光彩照

    等待是没有结果的 没有经过授粉的花怎么会结果 开放的鲜艳是虚伪的假面像 谁还会真的等待 等待看一地落花 正是四月芳...

  • 彩照被毁

    今天记录一件跟“早恋”有关的事,作为老师,或许我严重低估了“早恋”的影响。 为什么这么说? 下午发生的事,着实令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末罕见彩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izbz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