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大宸的编程作业,无论用Scratch还是Python,基础的逻辑是一样的。比如常常会用到if......。如果出现什么情况,就会怎么样。
这样我想到了我们都会时不时给自己设定希望达到甚至超越的目标或者标准。但是很多时候,希望都会落空,目标未能实现。之所以达到目标很困难,主要原因是意图很重要,但是光有意图本身还不足以让我们采取必要步骤去实现目标。比如说,现在我们都知道健康很重要,也知道很多不良的健康习惯, 比如抽烟、喝酒、熬夜等,但是有多少人是贴着面膜到半夜还不睡觉,有多少人是一边喝着养生茶,一边宿醉到半夜呢?
我们下了无数次决心,估计只有一半的时间能把良好的意图转化成积极的行动步骤。为什么成功率这么低呢?比如说我们回偶尔忘掉自己的意图,知道要锻炼身体,但是不知道什么时间或者什么情景下自己才能坚持,比如除了到健身房锻炼之外,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保持运动的状态,比如放弃搭乘电梯、主动爬楼梯。或者我们还会经常因为分心因素的影响,比如自己的确是太忙了,而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奋斗目标。
这个时候,编程中的严谨的逻辑语言就可以帮助到我们。如果......那么......。
举个例子,我们的目标是减肥,对应的如果......那么......计划就是:如果商务午餐之后,服务员问我还要不要甜点,那么我就说来杯水。哈哈,这让我们想到了我们附近的一家日料点,叫做簪花,每次点完他们家的商务套餐,都会让我选餐后点心,三选一:冰激凌、水果和咖啡,我每次都仔细思考自己选哪一样,还要纠结上半天,以后知道了,如果对方让我选择的时候,我就选茶水,哈哈。这就是如果对方让我三选一,那么我就选茶水。还有很多老年人得了一些慢性病,需要每天定时定点吃饭,然而因为高频,所以经常忘记,现在有很多人定闹铃等来提醒自己,其实也可以用如何......那么.......。比如,如果我早上8点刷完牙,那么我就该吃饭了,如果我中午喝完茶,那么我就该吃饭了,如果我晚上一上床,那么我就该吃饭了。
西奥迪尼也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有一些吸毒的瘾君子到戒毒所进行强制戒毒,戒毒期快要结束的时候,就需要准备一份简历,好让自己在出院之后去找工作。研究人员让一部分瘾君子用了“如果......那么”来制作简历,而另外一组人就说要写简历,并没有什么要求。那些用“如果......那么”的人的计划可能是这样的:如果吃完午饭,我们就在桌子上写就业简历。当一天时间结束的时候,对照用了策略和没有用策略的两组人,发现用了策略的,有80%的人完成了任务。
所以,可以在克服自我要求时候使用这个公式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