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一、引子
小原在乡下上小学,从小学6年级开始住校。从此,大部分时间都住校,极少回家。
记忆中,上小学前的日子,似乎没什么意思。没人跟他玩,没书看,没活儿干。
二、疏远
父母不忍心让他那么小受干农活的苦,农忙季节都让他在家做饭,很少下地。
实际上,他觉得这日子真无聊。特别是农忙的时候,根本找不到人玩。
(一)
他一个人,找到邻居家的小船,还漂在小池塘水面上。他很想体验一下划船的感觉,可是他害怕,从来没有自己划过,而且,现在四下无人,万一掉水里了,都没人救。
思想斗争了好一会,他决定博一下,满足那蠢蠢欲动的心。
刚踏上小船那一刻,晃的厉害,他心一下子收紧了,有点后悔,有点害怕。
很快,他稳住了。毕竟,这种情况下,只能靠自己。
小心翼翼的,学着大人,拿起长竹竿,撑一下,小船就向前了。他觉得力道太大,再轻点稳当。
很快,他掌握了划船要领。
日头,很晒。
很快,他又觉得无趣了。
(二)
换到另一家门前的大树。之前,几个孩子一起爬的时候,他还觉得挺有趣的,所以,他打算一个人试试。
不知道这颗树的名字,只知道秋天它会结出小疙瘩一样的果子,果子会由青变红,但是不能吃。
树干已经光溜溜了,不太好爬。小原试了好多次,他都已经很懊恼了,还是没有爬上去。如果有小伙伴在场,那得多没面子呀!
费了好大劲儿,小原终于爬上去了。可是,他心里空落落的,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炎热的空气里,到处充斥着烦躁。又没风,那些知了又吵,一个人影都看不到。
(三)
他上的小学很远,已经出了他们那个村。走啊走啊走啊走,好远,泥巴路他伤透了脑筋。
无论多冷的冬天,无论多厚的雪,无论穿多么单层的套鞋,等他走到学校,肯定是一身汗。
他最怕,浑身的汗,一脚的汗,到学校后,慢慢变冷,慢慢结冰。
他最怕,早上出门没带伞,放学的时候却下雨。他也曾憧憬过,父母会来接。可是,他没有等来过。
他也能理解,父母没有钟表,不知道放学时间;父母正在忙别的事,一时忘了;他淋点雨的苦,与父母的苦相比,不值一提。
于是,他只好羡慕一下有父母拿伞来接的同学,算了。
三、生分
小原学习成绩很不错,中学里,每次月考,他都能站到领奖台上,领几个本子。那几个本子,他都已经不稀罕了,但他喜欢站到领奖台的感觉,他喜欢回回都能在全年级排名前十,他喜欢老师领导们都对他客客气气,即使有点小错误老师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回家,他更像客人了。
小原的弟弟小龙,脾气特别倔,喜欢跟父母顶嘴。
相比起来,父母觉得小原省心多了,学习又好,又不会给他们添堵。小龙天天在家,还不懂事,经常把父母气的把他关进猪圈里。小龙虽然很害怕,但是他的倔强不允许他低头。
这天,又吵架了。小龙不管不顾地说:
"我知道你们不喜欢我,只喜欢哥!那我死了算了,反正你们不想要我!"
母亲又气又急:
"哪里不喜欢你了?你一个人在家,家里啥好吃的不给你?"
"哪里给我了?只有哥回来你们才做好吃的!偏心,偏心,偏心!"
小龙哭着跑开了。
在他眼里,只有每周哥回家的日子,父母才会把好吃的拿出来。
在父母眼里,大儿子不常在家,偶尔回来当然要对他好一些。
四、客气
小原上了大学,父母专门在家大摆宴席,庆祝儿子成为村里唯一的大学生。
自此,父母与小原之间更加客气。
有时候农忙季节,小原正好在家,主动下地帮忙,父母有点不自在,给小原准备好水、新袖套、新帽子,镰刀也一定给小原最好用的。
不忙的季节,知道小原要回来,父母提前给他准备好吃的。老父亲担上笼子,起早摸黑去抓龙虾、抓泥鳅,老母亲杀鸡炸丸子。
餐桌上,母亲不停地给小原夹菜,也不管小原喜欢不喜欢。
那一瞬间,小原突然发火了:
"不要给我夹了!"
他很烦,回个家,自由点不好吗?随意点不好吗?
又到了要上学的日子,父亲骑摩托送他去车站,老母亲很不舍地站在后头,她很不甘心,自己掏心掏肺,为什么儿子临走连句话都不愿意跟她说?儿子就这么讨厌这个家,迫不及待地要离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