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其中一个是写永乐帝朱棣,分析的很是透彻,悟性、能力、欲望,决断、残忍、厚黑,用最美的品德装饰自己,用最坏的打算揣摩别人,面上义薄云天、重情重义、豪爽痛快、嫉恶如仇,内心里杀伐决断、卑鄙无耻、无所不用其极,这样的人在中国式残酷竞争中常常是胜者。这些适不适用于现在不知道,以前肯定是适用。
看完之后体会很多,想总结点规律特点,但感觉头绪太多,不是一时半会能写出来的,就写写三点最明显感受:
一是,要更加深刻理解邓主席“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论断,方法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庙堂之高、也没有江湖之远,只要管用的都是好方法。而且,在中国,因为文化的原因,政策方法的好坏,更重要的不在于是否科学,而在于能不能落地落实,能不能推行。所以,在中国,越是贴近底层、越是能落地执行的越是好政策。
二是,经历和实践的重要,孝文帝其实也是聪明伶俐、智力过人、能力出众的人,但就是缺了朱棣真刀真枪的艰苦磨炼和残酷经历,不论是政治还是军事。这些从书本上得不来,通过思考得不来,就得咬着牙、攥着拳一点一点刺刀见红去拼。而这些对于一个人,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在重大方向的抉择上,在重点问题的解决上,会更以目标和效果为牵引,会更直接、更有效、更简单粗暴。
三是,冠冕堂皇和理直气壮。不论做什么事情,对外,都要拿出一个无比冠冕堂皇的理由,这是舆论战、宣传战,必须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中国向来讲究这个;对内,更要无比的理直气壮,只要做了,就没有对与错,就要始终保持像铁一样的自信,包括自己和自己的团队,让自己更加有坚定,让团队内心充满正义感,更加有凝聚力、向心力。
延伸思考:人生应有的态度
我们对待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更多的应该是兴趣、期待、兴奋和快乐,千万不要因为怕出问题、怕干不好而安于现状、循规蹈矩、稳妥前行,要保持强者的思维和态度。
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把自己的每个角色和位置,作为一个难得的机遇,要迫不及待的大胆创新,充满希望的勇敢实践。无论对与错,都不要有任何的压力和危机,永远向前和创新,因为增进的都是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新的体验。
更不要当和尚撞钟,不要重复每天的生活,不要得过且过,你所有浪费的也只是你自己的人生。墨守成规、亦步亦趋、保守稳妥,会失去创新和冒险的乐趣,也失去了人生探索的意义。
人生,不就是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更多更广的了解这个丰富多彩、无比灿烂的世界,让自己这无论长还是短、终究会失去、也永远回不来的人生,活的淋漓尽致、痛快。每当想到这些,我就有一种冲动,让自己不再被任何条条框框所拘束,自由自在的活着,痛痛快快的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再为了名、利所困扰,去了解这个世界上我们未曾掌握的各种事物,去看看非洲的猎豹,去看看澳洲的鸵鸟,出海当当渔夫,下地挖挖煤矿,到布拉格广场弹弹吉他,到香榭丽舍大道喝喝香槟,多好。
如果这些达不到,那就在自己现在的角色上,最痛快的去思考、去创新、去实践吧,不要管别人的目光,毕竟这是我们自己只有一次的人生,就像艾佛列德.德索萨的“去爱吧”
去爱吧,就像从来没有受过伤一样;
唱歌吧,就像没有人聆听一样;
跳舞吧,就像没有人注视一样;
工作吧,就像不需要金钱一样;
生活吧,就像今天就是世界末日一样。
把自己的每一天当最后一天过,把自己的每一秒当最后一刻过,不留遗憾,永远快乐。
达到这样的境界,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