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拒绝
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可能都有想要实现的目标。比如考上名校,成为一名律师、医生、老师,想晋升职位,或者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等。
为了这些目标,我们不断努力付出时间经历,想要去得到,可是结果被拒绝了。这种被拒绝很痛苦,我们没能进入这个群体,觉得自己可能错了,错在追求自己配不上的东西。
我们之所以痛苦,还因为接受了这个隐性的评价:觉得自己普通、平庸,可能不配加入这个群体。因为被这个群体拒绝,我们再也没有办法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
这种痛苦经历不仅是失去一个目标,还有投入的各种成本没有得到回报,更失去了一个定义自己的机会。
所以,我们要选择接受这个现实,但拒绝这个现实对自我的定义。
当你失去一个目标的时候,你就会需要面对那种隐秘的、被拒绝的痛苦。
面对这种痛苦,作者倡导的正确反应,就是接受这个现实,但是拒绝这个现实对自我的定义。我们接受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下,没法加入某个群体。但不接受这个事实对我的定义。
失败只代表我在这件事上失败,并不代表我这个人不好。就算我不属于这个群体,我也会在别的地方,重新找到我的位置,一个有尊严的位置。
这个有尊严的位置,是我们被之前假想的群体拒绝以后,重新定义自己的方式。它不需要某个群体的认证,它只需要你摆脱隐性的外在标签的束缚,重新出发。
如果你曾经、或者正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你曾经、或者正经历目标的失去,那么,更重要的是重新找回定义自己的权力。
有时候,失去一个目标逼着我们用一种新的方式来定义自己。就算经历过失去工作、失去关系、没有编制等失败的体验,我们仍然可以选择怎么定义自己。
在追求目标的时候,你需要告诉自己,你追求的东西值得。但是在失去这个目标之后,你还需要摆脱目标带给自己的限定(限制),重新找到定义自己的方式。
当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原来还有很多丰富的可能性。
---《陈海贤.自我转变50讲》学习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