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笑的方式哭,用死亡的方式活着。
—— 余华
从小到大读过不少书,但有些情节和人物大多模糊了,不能完整的描述出清晰的故事脉络。而余华先生的这一本《活着》,我至今记忆犹新。或许是因为小说中人物所遭受的苦难和对活着的定义的见解在心底打下了烙印,便深深的镌刻在脑海里。
记得初见这本书时,只是薄薄的一本,但这微薄的纸页中却道尽人生的无奈,命运的沧桑多舛以及苦痛受尽却仍坚强乐观活着的信念,同样亦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少年福贵是现在标准的富二代,有着同村人所不能触及的生活,本生活在由上一代所酿造的蜜罐里。可他偏偏就患上了大多富家子弟的通病---骄奢,他沉迷烟花柳巷,又嗜赌如命。赌场上的输赢就像梦一般若真若幻,福贵并不知道他正在一步步输掉他的人生。他也并不知道在他忘乎所以,放浪形骸之际,他往后的生活即将走向坠落。终于他输掉了家中的万贯家财,对此他的父亲没有像之前那般打骂,而是超乎寻常的平静。也许巨大打击下人表面的平静是假的,内心的波涛汹涌才是真实的,福贵的父亲恰恰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这一输,让福贵从此泡进了生活的苦水里。人一旦被上帝关注,那他得到不是垂青,就是遗弃。妻离之痛接踵而至,家珍的父亲锣鼓声张的接走自己的女儿以及福贵那尚未出生的儿子。福贵吞下自己酿成的苦果,不发一言。他默默的耕种租来的田地,养活家人。此时的福贵叫“富贵”,带些讽刺性的悲凉,但福贵却是真实的活着,认真的活着。
不久以后福贵的妻子回来了,那个曾经自己痛打痛骂毫不在意的妻子回来了,带着执着的微笑和坚定的眼神重又走进了富贵的生活。福贵明白了自己当时多么的混蛋,他开始疼爱妻子,认真经营着这失而复得的爱,他们成了情深似海的患难夫妻。福贵无疑是幸运的,他拾回了曾经失去的珍贵情感,可有多少人因为不懂珍惜便永远的失去了。
那时的福贵努力的生活着,为家活着,家中状况虽不算的好,但也总算安稳。而生活却不会安稳的一成不变,它始终在不停的变化中,同时属于福贵的变故也在慢慢靠近。
他的母亲因劳累过度卧病在床,福贵为母亲去请医生治疗,途中却被抓去当了壮丁,福贵逃脱不得,离家越来越远,福贵心中充满了感伤。这或许是生活组织的一场闹剧,经历突然的生离死别,尔后彻悟人生。战火纷飞的年月,福贵有着强烈的活下去的愿望,他在死亡中挣扎着,最后他活着回来了。生的期盼,成了超越孤独与痛苦的勇敢。
可他回到之后,却发现曾经伶俐的女儿变成了哑巴。后来女儿嫁给了一个建筑工人,生活的也算幸福美满。可苦难的爪牙仍不肯放过他,女儿难产而死留下一个儿子,不久后她的丈夫在工地出了意外,离开了年幼的儿子, 福贵的儿子因献血太多死亡。生活甚至连个孩子都不放过带走了他年幼的孙子,福贵一人孤苦伶仃的活着。
经历越多彻悟越深,福贵与他的牛相依为命,在夕阳下带着一种超脱与释然平静的讲出往事。
《活着》用平淡朴实的语言向我们缓缓叙述这段故事,展示人生的真谛 。他让我们看到生命的脆弱无常,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坚韧顽强的一面。它向我们昭示了绝望之下平静生活的可能。
史铁生曾说过“:活着是自己的一种选择,既然选择了活着为什么要痛苦的活着。 ”生活虽然坎坷艰难,却总有一个信念让你活下去,或家人或朋友或人性的温情,如若都没有那便就是你自己。
在这个时代,我们都要好好的活着,无需惧怕死亡与时代的局限,只需活在当下。
这个世界是美好的,我们只有好好的活着,才能看到这美丽的世界,去欣赏,去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