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自己的青春期,大家都会想到叛逆一词,那个时间段,我们正处于青春期,而母亲差不多要步入更年期,就怕自己的青春期撞上了母亲的更年期,哇,那过程应该爽歪歪了吧,好在,我还是幸运的,相对而言,我是乖巧的,青春期时的叛逆也只是小小的顶撞,并未出现太大的纰漏。
作为乖乖女一枚,从小就是选择听从父母的话,大人的话就是圣旨,重来不敢出现违抗的,随着年岁的增长,步入了初中,脱离了父母的管制,至少住校期间父母是管不着了的,于是便开始放纵自己。
刚进初中的时候,对一切的新鲜事物都感到好奇,自小父母就一直灌输尊师重教的思想,在老师面前,总是处于畏惧的状态,老师在我眼里向来是不怒自威。初一还是个乖宝宝,到了初二想必大家都一样,褪去了初一的稚嫩,胆子开始大起来了,也开始放肆起来了。从那个时候开始,成绩大幅下降,对学习产生了厌恶心理,对老师也觉得没有那么怕了,交友的圈子也差不多固定了,可能大家互相感染,没有人会嫌弃谁的考试排名前还是后,反正大家都是一样的,以后差不多也是进一样的学校。
就这样开启浑浑噩噩的生活,周末回家父母总是耳提面命的督促学习,习惯性的见面就是问学习的进度,掌握的程度,那个时候老是嫌弃父母烦,学习压力够大的了还老在耳边嗡嗡嗡的说,听着头大,甚至有的时候直接在饭桌上甩筷子,这其实传达的是一个不礼貌不懂事的过程,但那时,估计就只有这个动作,父亲怒了,母亲劝阻父亲,父母才会停止对我学习情况的关怀。
迅速的觅食完毕,马不停蹄的冲回房间,嘴里边念叨着:爸妈我去学习了,实则不然,只是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看书罢了,那个时候还没有办过借书卡,看书的速度也慢,都是把从哥哥家里借来的小说,漫画反复看,或者跟同学换着看,那时候班级里有一个图书角,每人带一本书来,大家都是交换了看,那些成绩佼佼者向来是不屑的,觉得我们看的小说都太low,看的永远是数理化。而对于我们这种学习渣渣来说,看到小说真的是会两眼放光。
初二、初三上半学期还是两人桌,每回都是跟同桌商量好了,谁做到靠窗的位置就看书,另一个人放风,那个时候,不管是上课下课还是吃饭时间总是捧着一本小说,那真的是自己的精神食粮啊,晚自习的时候更不用说了,整个晚自习都泡在小说上,作业永远都是最后十分钟抄好的,整个人都是浑浑噩噩的,到了初三下半学期大家都分开了,单座,无疑是一个噩耗,个子又不高,因为父母托付老师,班主任特意把我四周都安排好生,这样子我就显得特别鹤立鸡群,上课也不敢看小说了,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下课看啊,那个时候小说看完了,我还喜欢自己写,在看的过程中习惯性去挑作者的刺,在写作方面自满起来,认为那些普通小说都太渣了,逻辑不够清晰,漏洞百出,于是花费大量的精力在写小说上,写了大概五六章吧,开始懵了,确实没有作者那么大的脑洞,脑回路也没人家曲折,我选择歇一歇,那个时候才想起来父母要求我好好听课,认真做作业,可是时间老人是公平的,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逾期不候。
那段时间,想着快中考了,虽然没有高考那么紧张,但是同样不容小觑,想着跟大部分人一样冲一把,却发现摆在自己面前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以前落下了那么多的课程要怎么补回来,然后各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父母看着我的成绩着急,我自己看不进去也心烦,恶性循环,越来越不想学。大概人都是有依赖性的,遇到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总是选择回避去做自己驾轻就熟的事,那个时候我就选择继续看小说。
最后的最后,没有办法了,表姐数学好,姐夫本身就是英语老师,而我最烂的是数学,强迫式的去找姐姐补习数学,随着知识点的渐渐掌握,恢复了信心,戒了小说,也只是那段时间戒了,中考后的那个暑假,怕是要溺毙在知识的海洋里了。
回首初高中那段时光,违背父母意愿的大事真的不多哎,唯一一件就是上课不认真听课,被小说勾走了魂,这是最遗憾的,在最好的年纪,将大量的时间付诸于小说上,什么都没学到,唯一提高的是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怕是全世界都找不出太多人,在看小说的时候喜欢反驳作者,不跟作者思路出牌,就喜欢挑刺,也正是强化了自己的逻辑能力,所以在数学几何方面还是找回了大部分的信心。
谁的青春没有遗憾呢,想必重新来一次也不会有太好的结局,这就是我叛逆的青春,没有太大的纰漏,规规矩矩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