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第六讲《新旧约再谈》
书中有很多颇有感触的话。
1.“在他(耶稣)之前,最高原则是不可背誓,而在耶稣看来,发誓本身已是取巧、窍门,真正的善,不必誓,否则已带有欺骗性。”“有起誓,就有背誓。”
誓言,我的理解是:通常是在不被信任的情况下,为了让对方(也包括自己在)充分相信自己而说的话。仔细想想誓言的目的性的确实很强,而且感觉具有一定的被迫性。听誓言的人希望起誓者能因为“誓言”而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起誓者也希望通过“誓言”来得到对方的信任。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很好的口头契约。可事实是这种“契约”结果只决定于起誓者。能信守誓言的人,往往不起誓也能完成,这大概就是文中的“真正的善,不必誓”。那些有目的性起誓的,即便起誓了,也会背誓。所以想想,耶稣那个时候就已经看穿了“誓言”的本质,真的是了不起的。
2.“打右脸给左脸,无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爱仇敌……”
“佛家的慈悲、道家的虚纳(如婴、如水)都源于这种无抵抗的抵抗,以含垢忍辱占上风。吓倒你,不彻底的,是你惭愧而悔改,才是真的征服。”
以前自己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人”,在不伤人的情况下,达到感化人、教化人的目的,堪称高手。但是,随着“阅历”的丰富,现在反而觉得这种做法是很愚蠢的。木心先生在下文说道“耶稣的心理战限于好人之间。歹人、不义之徒,打了右脸打左脸,剥了外衣剥内衣。”其实佛、道两家的这种忍辱功夫、以柔克刚、感化的战术也是限于“好人”之间的,至少对方是有“可感化基础的”!现在社会,动不动就能看到一些毫无良知的人做作出泯灭人性的事,这种人就是那种“歹人、不义之徒,打了右脸打左脸,剥了外衣剥内衣。”的人。是无法感化的。
3.“善,因无报偿的,才可爱;恶,因是无恶报的,才可恶。”
这句话,大概是我看这讲最有感触的话了。木先生将善恶概括得如此到位!真是佩服。
关于“善”想到了一群可爱的人。现在是2020年的新年,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伟大的祖国,举国上下正经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种叫“新型冠状病毒”的病毒正到处肆虐。当事态严重到全国人民都恐慌的地步时,总能看到那雪白的背影在负重前行。他们用行动诠释了“善”。“不计生死,无论报酬!”他们是真的可爱,值得全中国人民去爱!
关于“恶”,你是否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当我在看电视剧时,看到里面的恶人到处行恶却得不到相应的惩罚时,我会对他恨得咬牙切实,一边咒骂一边yy各种惩罚手段。可是当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或者说惩罚过了一点后,我会立马有一点可怜的情愫出来。这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木先生一句话就把这种感觉概括的透透彻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