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
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
其邻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 《吕氏春秋》
这则故事叫疑人偷斧,在小学时就已经看过这个故事,但故事的版本与《吕氏春秋》的这篇有较大的出入,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个改编的故事背离了原创者的本意。
改编的故事是这样描写的:一个农夫上山砍柴,砍完柴回来后,发现砍柴的斧子不见,于是就怀疑是同他一起去上山砍柴的邻居偷去了,他观察那个邻居,感觉同伴走路、脸上的表情、说话、一举一动都很像是偷斧子的人,后来又上山砍柴把斧头捡回来了.......其他的内容,与吕氏春秋上的就差不多了。
上山砍柴后不见了,自己不小心遗失的可能性比较大。同伴上山砍柴也是带着斧子的,也是在忙碌着砍柴,偷斧子的机会不是很大。即便是同伴在山上捡到了农夫的斧子,那也不算偷了,拾遗不还顶多也就是道德层面上的问题,不构成犯罪问题。在山上遗失斧子,农夫自认倒霉的心理占比要大些,而不至于无端猜测同伴;即便是同伴捡了斧子,拾遗不还,也不可能会有做贼心虚的心理表现,除非这同伴是个道德洁癖者,因此农夫失斧后对同伴察颜观色,揣摩心理的表现,毫无道理。小学时学的那篇改编与原著所要表达的意思谬以千里。
《吕氏春秋》是作于秦简上的著作,秦简上写作之难,更甚于“洛阳纸贵”,因此惜字如金,对于“邻之子”的一贯作风没有加以任何描述。“邻之子”到底是一个偷窃成瘾的惯犯,或是一个对任何器物都好奇的顽童,还是一个撒谎成性,不诚实的愣头青,短文中无一字交待。人大多都有惯性思维,根据以前某人身上发生过的事件来判断某人在未知事件上的行为作出推断,从而导致误判。
导致误判的原因在农夫自身,习惯于定性思维,往往导致在寻找事件真相的过程中误入歧途,被定性之人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皆可疑。
疑人偷斧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现象,事实往往出乎主观臆测的结果之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