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厚积方能薄发——中备考会心得体会

厚积方能薄发——中备考会心得体会

作者: 婧语微涵 | 来源:发表于2022-05-11 10:50 被阅读0次

    5月8日,全市中招学科教学研讨会在线上举行,来自于郑州和平顶山的四位专家的分别做了中考备考的相关讲座,为我们进行了精准的备考指导。

来自于郑州的刘红军老师做了《明晰考点,把握重点》的讲座,分享了自己中考备考实践和对于中考备考的建议。刘老师的讲座从2022年河南中考命题说明和必考点答题技巧和突破两大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备考建议。

面对中考变化趋势,刘老师建议中考备考要研究好五个问题:研究课标,明确教什么;研究试卷,明白试题考什么;研究学生,明白学生怎么学;研究时段,规划好复习顺序;研究团队,发挥团队的智慧与力量。

下午,首先是市平顶山市新华区语文教研员杜浩珍老师的讲座《归类梳理,归因指导——2022年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策略》。杜老师在讲解过程中用思维导图串联起备考思路和知识重点,清晰明了,重点突出。她提醒在备考的过程中,页应该利用梳理知识、探究错因的方式,额昂学生打开思维,在自主的思考梳理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一一突破解决,达到复习备考的有效性。

接着是叶县教研室王秀红老师进行《探秘作文困局 明晰写作路径——2022年中考议论文写作备考策略》专题讲座,在作文教学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王老师从“多角度提炼、框架式构思、微作文训练和升格式评改”四个方面,提出了议论文写作可供实践的方法策略。

最后,平顶山市教体局教研员娄彩玲老师以“双减”为背景,根据2022版新课标的变化,结合《解析与检测》中的新变化给出了2022中招的备考指导。

中考新的形势变化和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更让我们意识到“思维”的重要性。思维的成长成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在中考备考的过程中,知识点繁杂,内容多,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所学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可以清晰展现学生的思考过程,明晰其优点和缺点,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杜老师和刘老师在讲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的系统化展现,一目了然。

中考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三年一贯,甚至是对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九年时间的知识积淀与能力训练的检测,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厚积过程。从老师的角度,应该把知识点适时得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水平进行指导与实践,带领学生去沉淀知识,循序渐进地提高能力。长久的积淀才能换来后期的博发。

目前居家学习的教育形势下,我们都不应该急,沉下心来去做,一步一步,不因为离中考还有40天就放弃努力,也不能因为时间有限就操之过急。万物皆有序,满满积淀,适时博发,生活才能是充实而丰厚的。

相关文章

  • 2018-03-19

    厚积方能薄发。

  • 厚积方能薄发——中备考会心得体会

    5月8日,全市中招学科教学研讨会在线上举行,来自于郑州和平顶山的四位专家的分别做了中考备考的相关讲座,为我们进...

  • 厚积方能薄发

    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此言然也。一次次的积蓄力量是等待,不是失败,是为下一次更大的爆发。 企鹅登陆不...

  • 唯有厚积,方能薄发

    一位画家在拜访德国著名画家门采尔时,诉苦说:“为什么我画一张画只要一天时间,而卖掉一张画却要等上一年?”门采尔认真...

  • 厚积之后方能薄发

    在现实生活中,低调在许多人眼中已经成为了“逃避”和“弱”的代名词,甚至是“无用”的标志。所以,为了不被别人看成无用...

  • 过分的“倒逼”可以休矣

    文章、艺业讲求厚积而薄发,不是薄发而后积。为了功利速成,总有赶鸭子上架的感脚。薄发而厚积,本末倒置,薄发为术,厚积...

  • 厚 积 薄 发

    昨天是三月份的最后一天,也是上海浦西封闭前的最后一天,还是我封闭前的最后一次户外晨跑。我仍旧跟前天一样,甚...

  • 人生如棋 厚积方能薄发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分别代表: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貌似合理,实则有损全局的下。三...

  • 积累的力量

    厚积而薄发

  • 韬光养晦,方能厚积而薄发

    记得在上大学时,老师曾给我们说过,越是厉害的人,越是活得很低调,不显山不露水,一旦时机到了,他们会做出不鸣则已一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厚积方能薄发——中备考会心得体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jjd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