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选择的自由比反抗的自由提高了一个等级,但它仍然不是彻底的自由,因为持有这样一种自由观的人并不把自由看作人的本质,而只是看作人的一个手段,而且这个手段是有局限性的,它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发挥作用,这个条件就是人对所处的环境的掌握。
当周围有多个可供选择的对象,有时会看不清楚,这会导致举棋不定。
通常就是它依赖人的理性的成熟程度。如果有多个选项,可能条分缕析地将它们的优缺点整理成一张一览表,如果没有这种自信,就会在这些选项面前慌乱无主。理性尚未成熟的小孩子往往是这样,大人把他带到玩具店里,要他自己在各种玩具中任选一个,他就慌了神,不知道选哪个好,最后只好要大人帮他拿主意。在这种情况下,他让别人来帮他选择,其实就是放弃选择。放弃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就是把自己选择的权利让渡给另外一个人,这是在对自己不自信的情况下发生的。
所以,选择的自由并不是一个彻底的自由,它有时候会导致逃避自由,最后依赖于某种偶然性。但是放弃自己选择的权利并没有能够真正逃避自由,因为把自己的选择权交给别人也是你自己决定的,是你自愿的,是你选择了放弃选择,所以这还是属于你自己的选择权。萨特讲过,人是逃避不了自由的,自由是人注定的命运。只要是人,就是自由的。你不自由,你做奴隶,那也是你选择了做奴隶,你自由地选择了不自由。所以,自由选择是人永远摆脱不了的。
讲到选择的自由,最著名的就是孟子讲的熊掌和鱼、义和利的选择。熊掌是我所欲,鱼也是我所欲,到底选哪个好?由你选择,选择的最后结果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但这是自由选择吗?看起来是,因为有两个选项,而且都是“我所欲也”,你选哪个都是满足了欲望的自由。然而,从实质上看,根据说话时的语境,这里其实并没有什么选择的自由。因为孟子谈的是道德,仁和义都是现成的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所以这个选择是规定好了的,是必然的。如果你想做个君子,做个好人,你就必须选择义,而不是利;如果你选择了见利忘义,那你就是禽兽,那就把你开除“人籍”,你就禽兽不如。
所以,这里已经规定了,其实你并没有选择,孟子也不是说在这里人有两个选择,而只是告诉人应该如何选择,并且他自己为此做了一个选择的标准示范。儒家的无自由的意志也体现在这个方面,实际上当事者没有选择,因为选项实际上已经被规定好了。
对比一下功利主义的自由观,比如边沁、穆勒,他们所设计的选择,他们的选择对象是偶然摆在面前的,而不是预先定下来的,不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在有很多选项时完全可以自由选择。
也不是说只能选某一项,选这个还是选那个,这样选,那样选,都行,都不会有人骂你,更不会有人干涉你。甚至你还可以不选,做不选之选,把选择权交给命运、交给偶然性,或者说抛枚硬币,正面、反面,这样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这也是选择。
即使选“错”了,也就是与你的目的并不相符,人家顶多说你不明智,但是不会说你不道德。这是你的选择,你有你的自由。旁观者也许会说你干吗选那个呢,你怎么那么蠢、那么糊涂,但是不会像熊掌和鱼、义和利的选择那样,你要是选这个而不选那个,你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这是一种容不得自由的道德必然性。
所以,我们不要一听到“选择”就以为是自由的。当然实际上都是自由的,前面讲任何人都是自由的,人甘愿自觉地服从这种道德必然性,也是他自己的自由。但是从理论上说,这种道德必然性是排除人的自由的,选择的理论不一定都是自由的理论。真正的自由就是你不这样选,也没人会惩罚你,那是你的权利,顶多人家会对你的选择不以为然,或者认为你的选择缺少理性的审慎,这才是选择的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