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跟同事逛街聊天时突然意识到,我对“我是优秀的、有能力的”这个理想化的关注已经固执到了非常强烈的程度。以下记录四个小例子,以及我对它们的觉察反思。
例一:下班介绍两位同事去巴黎的眼镜店配眼镜,随后一起去隔壁的老佛爷看新布置好的圣诞树。从老佛爷出来,一位2号同事就高兴的表达,今天效率好高!我得意的脱口回应,因为今天是跟我出门。话说出口时,我觉察到这位2号同事表达喜悦其实是为了让气氛融洽,她平常一人出门时不见得真如自己所说效率很低。而且很有可能,她的需求雷达探测到我对“优秀”和“能力”的执着追求,于是投我所好,果然让我非常受用。我不加思索产生的得意情绪和脱口而出的话,活脱脱映射出我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证明自己的优秀的行为。跟她对比,发现自己通常吝啬自己的赞美,也很难能如此不着痕迹地赞美别人。我吝啬赞美他人跟自己下意识把顺遂的事情归功于自己,把不顺的事推托于外部原因有关。
表现之二:从老佛爷出来,我带两位同事往华人快递公司走。又是那位2号同事发出赞美式的点评,语调欣喜地说自己竟然没走过这条路。我又下意识迅速得意地回她:今天让你在巴黎的人生更加完整了。这时另一位同事问2号同事道:怎么她这么熟的地方,你不熟呢?我心里对这句话的解读是:我在她心中的形象好像是我没有2号同事知道得多!心中念叨着自己的辩护词,实际没接话:每个人有自己的长处和关注点,小2同事不了解而我知道的事情多了。
表现之三:我们仨说起一位前同事买眼镜只给报销了一部分,另有二百多欧自己掏腰包承担了。同事推测说:是不是他没有算上隐形眼镜的报销额度?结果我在还没搞清楚问题前就答非所问的脱口而出:那是他自己没问清楚!如此答话引来一片冷场,好不尴尬。事后察觉自己这么急于如此回话的原因有二:一是急于借别人的疏忽显示自己有多棒;二是听到这位前同事做事的结果便急于对他的行为下论断,全然没顾上去探究其中的原因到底在何处。自己面向结果、以结果做评判的思维导向尽显无余。
表现之四:返程的地铁上,聊起我在朋友圈秀的一组跟老公的合影,同事夸好看。我特别得意,于是说起这是拍婚纱照时请摄影师拍的之类之类。一段话停下来,同事没有回应,话题又断了。事后觉察问题大概出在,我说那段话的潜意识目的其实是求表扬、求赞赏,同事或许对如此的沟通方式已感到厌倦。
上述例三、例四两次话题断掉,我都会很尴尬,觉得自己好笨,搜肠刮肚地搜索新话题。今天复盘这两个例子,发现自己把天聊死的问题关键是太太太在乎自己的形象和价值,而忽略了关注别人的需求!
回到例三的聊天时点,如果我能把关注点从自己身上移开些,我会认真听完、理解了同事的发问,然后恍然大悟地先夸奖她:哦,是呀!您想到的这一点我怎么没注意到呢?然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他很可能是不知道要算上隐形眼镜报销额度,也有可能是……。回到例四的聊天时点,我会简单跟同事说说自己拍那组照片时的情况,然后把话题拉到她兴趣点上,例如问她当年婚纱照在哪里照得之类。这样话题就自然过渡了。
回到主题,追求和验证“我是优秀的、有能力的”这一理想化形象对我来说简直意味着自己存在的价值。得不到正面验证,仿佛自己的存在就失去了合理性、也失去了意义。我穷尽全力在各个方面寻找正面答案,为了得到正面答案,我甚至给自己包裹上厚厚的硬壳,固执而不知变通;得不到正面答案时,我便猛烈地自我攻击,甚至到让自己内心崩溃的程度。
深入地看到这个点时,我好像可以轻松的对自己笑笑了。每个人的存在本身就是意义和价值,不是吗?何苦为了执着于一个不需要验证的事实而难为自己,让自己身体和情绪总处于紧张状态呢?何苦为了从别人那里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而总制造出紧张僵滞的气氛呢?多给自己一些空间和余地,也多给别人一些空间和余地,放下自己对于“我是优秀的、有能力的”这一理想化形象的执着,也许我能活得更轻松幸福,也让自己身边的人更轻松快乐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