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当初,北齐高祖高欢为北魏丞相时,任命唐邕典掌外兵曹,太原人白建典掌骑兵曹,二人都因为精通文书、会计、账簿工整而委任。等到北齐受禅,诸司都统归尚书管辖;唯独外兵曹和骑兵曹没有撤销,更名为外兵省、骑兵省。唐邕一路擢升到录尚书事,白建也做到中书令,任主管二省,世称“唐、白”。唐邕兼领度支(掌管财政),与高阿那肱有矛盾,高阿那肱向北齐主高纬说他坏话,高纬下令侍中斛律孝卿总管骑兵、度支。斛律孝卿做事,大多专权,自己决定,不再咨询禀告。唐邕自以为这是他所掌管和熟悉的业务,为斛律孝卿所轻视,心中郁闷不了。等到高纬回邺城,唐邕就留在晋阳。
并州将帅向安德王高延宗请求说:“大王不做天子,诸人实在不能为大王出死力。”高延宗不得已,十二月十四日,即皇帝位。下诏说:“武平(高纬年号)孱弱,政治都由宦官和小人把持,斩开城门,连夜逃遁,不知道他去了哪里。王公卿士,推举逼迫我,如今,我继承宝位。”大赦,改年号为德昌。任命晋昌王唐邕为宰相,齐昌王莫多娄敬显、沭阳王和阿干子、右卫大将军段畅、开府仪同三司韩骨胡等为将帅。
娄敬显,是娄贷文之子。
众人听闻,不召而至者,前后相继。高延宗发放府藏及后宫美女以赏赐将士,又没收宦官家产十余家。北齐主高纬听闻,对近臣说:“我宁愿让周国得到并州,也不要让高延宗得到。”左右说:“理所当然。”
高延宗见士卒,都亲自拉着对方的手,口称自己的名字,流涕呜咽,众人争相为他效死;童儿女子,也登上屋顶,卷起衣袖,投掷砖石以御敌。
十二月十五日,北周主宇文邕抵达晋阳。
十二月十六日,北齐主高纬进入邺城。
北周军包围晋阳,四合如黑云。安德王高延宗命莫多娄敬显、韩骨胡拒守城南,和阿干子、段畅拒守城东,自己率众拒战齐王宇文宪于城北。高延宗身材肥胖,前面看像仰面朝天,后面看像俯伏在地,人们常常笑话他。至此,挥舞大槊往来督战,劲捷若飞,所向无前。
和阿干子、段畅以率一千骑兵出城投降北周军。北周主宇文邕攻东门,黄昏时分,入城,纵火焚烧佛寺。高延宗、莫多娄敬显从东门尾追入城,夹击。北周军大乱,争门,相互踩踏填压,堵塞道路,不得前进。北齐人从后面斫刺,死者二千余人。北周主宇文邕左右几乎都死光了,想要自己逃出来,却无路可走。承御上士张寿牵着马头,贺拔伏恩以鞭抽打马屁股,崎岖得出。北齐人奋击,几乎击中宇文邕。城东道路狭窄弯曲,贺拔伏恩及投降过去的皮子信为向导,宇文邕仅仅逃得一命。当时已经四更。高延宗以为宇文邕已经被乱兵所杀,派人在积尸堆中寻找胡须长的,没有找到。北齐人既已取胜。入坊饮酒,全都醉卧不起,高延宗也不能再把他们振作起来。
北周主宇文邕出城,非常饥饿,想要逃走,诸将也多劝他还师。宇文忻勃然说:“陛下自从攻克晋州,乘胜至此。如今伪主奔逃,关东响震,自古行兵,未有如此之盛。昨日破城,将士轻敌,微有不利,何足挂怀!丈夫当于死中求生,败中取胜。如今破竹之势已成,奈何弃之而去!”齐王宇文宪、柱国王谊也认为,如果逃走,反而会被追兵消灭,段畅等又盛言城内空虚。宇文邕于是停住马蹄,鸣角收兵,一会儿工夫,军势复振。
十二月十七日凌晨,还军攻打东门,攻克。高延宗奋战力竭,走到城北,被北周兵擒获。北周主宇文邕下马拉着他的手,高延宗推辞说:“死人之手,怎么敢触碰至尊!”宇文邕说:“两国天子,并不是有什么怨仇,都是为百姓而已。我终究不会害你,不要害怕。”命他改穿文官衣帽,对他十分尊重。唐邕等都投降北周。唯独莫多娄敬显奔往邺城,北齐主高纬任命他为司徒。
高延宗初称尊号时,遣使送信给瀛州刺史、任城王高湝,说:“至尊出奔,宗庙事重,群公劝迫,我权且主持号令。事态平息之后,终究会把大位交还给叔父(高湝是高欢唯一在世的儿子)。”高湝说:“我身为人臣,怎么敢收这种信!”逮捕使者,押送邺城。
华杉曰:
一切都是命运,历史都是偶然,宇文邕如果死在城中,历史就要改写了。
偶然之中,也有必然的道理。宇文邕几次都是见难而退,一看占不到便宜,马上就撤。这一次,他听了宇文宪等人的劝,又有那么多北齐降臣担保,杀了回去,最终攻陷晋阳。
高延宗呢,他的问题出在领导力,只有恩,没有威。他折节下士,大家都愿意为他效死;但是,取胜之后,大家都要喝酒,他就没有威严约束将士。四更天喝酒,天没亮敌人就杀回来,这城就没法守了。
25、
十二月十八日,北周主宇文邕下诏大赦,废除北齐全部法令制度。收集礼聘文武之士。
当初,北周派伊娄谦出访北齐,实际任务是探听虚实,收集情报。他的参军高遵把实情告诉北齐,北齐人把他拘留在晋阳。北周主宇文邕既攻克晋阳,召见伊娄谦,慰劳他。逮捕高遵,把他交给伊娄谦,任其报复。伊娄谦叩头,请求赦免高遵,宇文邕说:“卿可聚众唾他的脸,让他知道羞愧。”伊娄谦说:“以高遵之罪,只是唾一下脸,那处罚也太轻了。”皇帝欣赏他的话,不再追究。伊娄谦待高遵还跟过去一样。
司马光曰:
赏有功,诛有罪,这是人君的责任。高遵奉使异国,漏泄大谋,这是叛臣。周高祖不自行诛戮,把他交给伊娄谦,让他报私仇,这是有失政刑!孔子说:“以德报怨者,何以报德?”从伊娄谦来说,应该辞而不受,把高遵交给有司审判,以正典刑。又请求赦免他,以成就自己的私名,美则美矣,但不符合公义。
华杉曰:
司马光引用了《论语》,原文: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怎么样呢?”孔子回答说:“以德报怨,那用什么来报德呢?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什么是“直”?朱熹说,至公而无私就是直。张居正说,“不避私嫌而废夫除恶之公典”,就是直,意思是不要自己做好人,把公家惩罚恶人的法令废了。
所以,用这来说宇文邕、伊娄谦君臣这件事就非常恰当了,他二人的做派,也是一种“胡作非为”。国家有法令,该怎样就怎样,你们搞什么花样呢?中国价值观讲究一个“义”字,义者,宜也,就是该怎样就怎样,赏当其功,罚当其罪,你不要随便发挥。我们往往一个情绪上来,就快意恩仇,有贪赃枉法的,也有贪名枉法的,都是破坏法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