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高考已经有一周时间,我们之间探究更多的不是其他父女关于学校的话题,我们探究的是物质与精神追求的话题。
酷爱量子物理的妞,一直对外太空的世界充满好奇,一直都不放弃这种爱好。然而在这物质化的世界,这类精神追求是很难与之适应的。
四年后, 如果只是一个物理专业的本科理论学习者,从事什么职业,用什么养活自己,这必须坦然面对。现实物质的骨感与理想的血肉完全是不能相融的。想得很完美,但决定一点都不美。生活就是生活,精神不能等于生活,它只是附庸在现实生活上的产品。也就是说: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是。谁在前谁就有决策权。
所以,在这个转折期,孩子要选择一个学校,不能只考虑自己的理想,应该先考虑自己能不能养活自己。中国式的教育就是这样离奇古怪,读书期间,不停输入精神追求完美的教育,让孩子活在空想的世界里。当孩子要面对生活时,发现教育不仅仅是给他们开了一个虚伪的玩笑,更多的是让他们三观尽毁,颠覆后再难以接受。
由此可见,教育追求了精神,中国的教育追求应试教育,其实追求了物质性,其实一点都没有错误。都是坦然的面对生活。
然而 ,这样玩下去,孩子们一定会糊涂。到底追求物质还是精神,教育无从定论。
因此,家长必须告诉孩子:你能养活自己,你才有资格玩自己精神追求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