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朋朋精选
《形而上学俱乐部:美国思想的故事》作者: [美]路易斯·梅南(L

《形而上学俱乐部:美国思想的故事》作者: [美]路易斯·梅南(L

作者: 刘书朋 | 来源:发表于2020-08-27 00:02 被阅读0次

原作名: The Metaphysical Club

内容简介 :

美国经历了一场内战,其政府形态却没有遭遇变革。内战期间,美国没有抛弃宪法,没有暂停选举,也没有发生政变。但从其他几乎所有方面来看,美国变成了另一个国家。战争本身没有让美国变得现代,但战争标志着现代美国的诞生。

对于亲历内战的那一代人来说,战争似乎不只是民主的失败,也是文化的失败,思想的失败。创痛深沉的内战使战前的信仰和期望轰然崩塌。在战后的新世界,这些信仰显得极为过时。内战扫除了南方的奴隶制文明,随之也几乎完全扫除了北方的知识分子文化。美国花了几乎半个世纪才发展出可以取而代之的文化,找到一整套理念、一种思考方式,来帮助国人应对现代生活的种种情形。这场上下求索就是本书的主题。

回顾这个故事有很多路径。这里我们要走的路,会路经四个人的生活: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威廉•詹姆斯、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和约翰•杜威。总的来看,他们在驱动美国思想进入现代世界上,比任何别的团体的作用都要大。他们不仅对其他作家和思想家有无与伦比的影响,也极大影响了美国人的生活。他们的思想改变了美国人的思考方式,让他们继续思考教育、民主、自由、正义和宽容。因此,他们也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他们学习、表达自己观点、理解自身的方式,以及他们对待跟自己不同的人的方式

作者简介:

路易斯•梅南 Louis Menand

哈佛大学英文系教授,《纽约客》特约撰稿人。2002年,他的第一本面向大众的著作《形而上学俱乐部》荣获普利策奖最佳历史类图书,以及美国历史学会的帕克曼奖。2016年,梅南获得了奥巴马总统授予的美国国家人文勋章。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内容比我预期的要深和广,除了四位传记主角外,涉及人物繁多:作家亨利·詹姆斯、爱默生、休谟、黑格尔、拉普拉斯、查尔斯·艾略特、路易·阿加西,思想也繁多:自然主义、超验主义、星云假说、进化论、因果论、“绝对”。作者按自己的意图把各人观念的发展和变化浸润在了具体的历史场景中,除了丰富的思想盛宴之外,也会看到19/20世纪之交的美国阶级固化、种族主义的社会问题和争取学术自由的历程。

#  思想是一种怀疑,而不是意识形态

# 『思考是个循环过程,其中有些目标,有些想象出来的结果,早在任何一辆思维列车出发时就已经显现。』作者巨细靡遗地展开描述美国内战后思想影响和发展的始末,主要路经四个人的生活:温德尔·霍姆斯、威廉·詹姆斯、查尔斯·皮尔士和约翰·杜威。他们各自受到家庭观念(父子俩观点有些截然不同有些又相应契合)、美国南北战争(讨论奴隶制合理性)及接受教育师承哪位教师的影响。他们之间各有自己坚持的观点,也对学术上校园上和社会上看到的相悖的理论进行激烈争辩。书中援引大量的理论观点论述并举例。与此同时,他们成为了专业领域上的佼佼者影响他们教授的学生。学生们学成出来发表作品,又和以前的导师再次进行交流或激辩。这四位思想教育学者们毕生都在修正和宣扬自己的想法,著书立说,直接或间接影响美国人的思考教育、民主、自由正义和宽容

# 从四位人物的生活来回顾美国内战后的思想发展史,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曲折的,比如学术自由。好了,我要去看奇葩的威廉·詹姆斯了。

贰:

The greatest enemy of any one of our truths may be the rest of our truths.

——William James

你打算出远门。考虑当地天气自然要紧。你准时打开电视机,调到固定频道。遵循那个一五一十的声调,你记住了“无需带伞”。然而,迎接你的却是暴雨与寒风。你决心吸取教训。一天,你又打算出远门。你很自然地试图打开电视,重复之前的操作。但是,扪心自问,为什么现如今你还能相信天气预报呢?

你不认为这个问题有多迫切。在你看来,任何正常人的回复将是这样的:“怀揣一个不怎么靠谱的信念没什么大不了,只要我的行动计划还能继续进行。”如果你这么想,那么路易斯.梅南《形而上学俱乐部》一书中的主人公(或者部分主人公)就是一些与你不谋而合的人。通常,我们将之称为“古典实用主义者(皮尔士、詹姆斯、杜威)”。你也许会惊奇,这种“正常人思维”居然不是哲学史上的主流。但是它确实仅仅是思想史中的一段插曲。

为了反驳这种正常人思维,哲学史煞费苦心,贡献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心灵。通常的策略是诉诸笛卡尔式的自明性(self-evidence)。知识必须被看作是建立在一个固定的、确定的、不可动摇的基础之上的东西。如此一来,“我当然知道,较之于其他人,对于我自己的心智,我能够获得更简单、更自明的知觉。(笛卡尔语)”如果我是一个正在思想的东西,那么我作为一个思想的东西必然存在。说我在思想,又说我不存在,好比说我们能画出圆的方形一样。这种基础主义式的知识立场一直以来都是近代哲学特别喜好采用的一套辩护方式。很自然地,我们可以从这一图景中推出心理的、个人的、主观化的知识立场。依据这种观点,天气预报显然是一个可谬的信念。其出错程度之高足以使我们彻底放弃试图在这一领域奠定知识的企图。

路易斯.梅南的处理不是论辩式的,而是思想史的,或者换个说法,讲故事。他选取了一个较为保守的问法:如果心灵(笛卡尔意义上的)可以从科学角度去研究,而不能用科学去研究的就不能称之为知识,那么哲学的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第288页)人们对可靠数据资料自然有偏好,因而倘若心理学宣称它更具享有“精神科学”这一称号的资格,那么哲学该往何处去呢?

倘若你愿意放弃笛卡尔孜孜以求的(主观)确定性,那么知识(天气预报也算在内)要么全然诉诸感官经验,要么归结为上帝的超验禀赋。但是,一个完全救助感官的知识学说是不融贯的。感官自身没有把世界呈现为和谐的。试想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果关系,它如何解释?我们的视觉将二维图像转化为三维的物理世界,这一切的发生,它又能怎么说?认信这一批评的人很容易就接受一种康德式的图景:我们的心灵不是一张白纸,而是附有某些“范畴”,外部世界所呈报的原初现象只有在符合范畴的组合方式的前提下才是可知的(第291页)。剩下的工作似乎就是如何弥合外部世界本身(而非呈现的现象)与我们的知识之间的距离。

梅南故事中的主角——古典实用主义者——大体上就在这样的局势中登场了。皮尔士的观点也许最能为被天气预报折磨的人解套:在看似稳定可预测的系统中,失之毫厘也会谬以千里。大自然充斥着微小变化。变化的出现通常只依赖概率。因此,如果物理过程的结果偏离基准,那么长远看来,它就能形成新的物理定律。定律具有达尔文式的适应性。在这种论述中,我们可以坐实部分人对皮尔士的一个固有看法:他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在某些地方,他坚持的论点非常保守,以至于还保留着一些“共相的实在性”,而在另一些地方,譬如符号学,他的立场又有些怪异,掺杂着日后博尔赫斯小说中的那种天马行空的色彩:皮尔士似乎认为,宇宙是一本大词典,在宇宙这门语言中,没有不牵涉到整个宇宙其他部分的命题,说起“老虎”这个词就是说生它的老虎,它吞食的鹿和乌龟,鹿觅食的草地,草地之母的地球,给地球光亮的天空。任何一个词都阐述了一串无穷的事实。

这里有几段如今看来非常好玩的话:“有坏习惯的系统或混合物很快就会毁灭,没有习惯的也会蹈其覆辙;只有那些有良好习惯的,才容易生存下来(第308页)”,“偶然性是不确定的,是自由的,只不过是自由在严格的法则限制下的表现。”梅南的行文中论及皮尔士的部分也充满幽默感,譬如:“1884年1月17日,皮尔士在霍普金斯的形而上学俱乐部宣读了那篇《设计与偶然》。九天后,他被炒了鱿鱼。(第312页)”

言归正传,如果你要皮尔士交代为什么我们最终可以忍受知识的不确定性,那么他多半会回答你:万物规律是偶然的。正如他在《设计与偶然》中的回答那样,显然不是所有笛卡尔的支持者都会为此买账。

古典实用主义俱乐部的其他朋友们要为皮尔士鸣不平了。为什么你还能相信天气预报?道理很简单。想想你每天面临的选择,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究竟是什么让你决定如此行事呢?梅南说,这个问题复杂、艰深、难以一概而论。确实,问题很难,回答却“显而易见”:“行正确之事”或者“说真话”。可是,我们注意,要是某个人秉持这条信念,那他照样没法在特定情形中做抉择。“我已经下定决心,只是不知道现在要做什么。(卡尔.洛维特语)”信念、偏好与理由固然能作为指导抉择的原则,但是,它依旧没法指导你在此时此地做出那份抉择。

理由呢?考虑一下信念在我们行动中的位置。社会给我们的每一个抉择配上了相应的道德分量。很多时候我们在知道我们为什么是对的之前就已经明白自己是对的。行动或者思考本身只不过彰显我们的信念,而非“符合”我们的信念。换言之,你不能诉诸信念本身之外的标准来判断某个信念是否为真。

但是我们会认为某些想法比另一些想法更靠谱,不是吗?确实,相信毕达哥拉斯定理为真,总要比相信今天的天气预报来得确凿。然而,没有那种信念的合理性是因为与现实一致而得到证明的,因为反映现实不是我们拥有思想的目的。我们怀有思想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或者办成一件事。

局势进展到这一步。笛卡尔主义者再也按耐不住用脚表示反对的欲望了。既然俱乐部同僚把话挑明了,那么你们还要不要考虑传统的心灵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了?梅南搬录了杜威的一个说法,这里值得全文引用:“思想并不比,比如说一把叉子,有更高的形而上的地位。当叉子被证明不能胜任喝汤的任务,去争论到底是叉子的固有属性中有什么要对失败负责,还是汤的固有属性中有什么能解释这种失败,都没有多大意义。你只要换个勺子就行了。...探讨在心灵与世界之间需要克服的鸿沟,就跟探讨在手与环境之间的鸿沟,或是叉子和汤之间的鸿沟一样,几近于无稽之谈。(第397页)”

虽然恐怕这场争论还会继续进行下去。事实是怀有笛卡尔色彩的各种当代设想(认知主义或构成主义)依旧存有这样或那样的分歧。事情既然没完,那我们只能做下去。梅南相信,俱乐部成员们身处的世界非常奇特,“奇特到简直不可思议”。但这种说法显然不太对劲。对特定信仰的决定性保持怀疑态度,你能在任何时期看到抱持类似态度的人。他们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就是那些依旧相信天气预报的人。

叁:

📝读完了《形而上学俱乐部:美国思想故事》,全篇以内战前后美国思想变化为主线,选取了几个代表人物,剖析了他们的思想形成及演变过程。

📷书中涉及到了南北战争的历史、哲学学派、政治主张以及美国普通法的诞生等很多方面,对我来讲比较难读。作者是哈佛大学英文系教授,路易斯梅男。

🏄🏻霍姆斯,南北战争亲历者,美国最高院大法官,曾提出“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①他认为言论自由的审查标准是“将导致明显而即刻的危险,产生实际危害,是一个紧迫性和程度的问题”,只有这样,国会才有权制止。②在南北战争中,他说道“我憎恶那些知道自己知道的人,事业就是企图迫使一群人遵从其他群体对善的想法。废奴主义者的优越感让人互相杀戮。”

⛹🏻詹姆斯,宣称道德毫无用处,真正的善只能来自上帝。①拥护自由恋爱,但认为女人天生不如男人,②女人是丈夫的“充满耐性、永无怨言的苦工,他的役畜,他任劳任怨的牛,他无精打采的驴,他的厨子,他的裁缝,专属于他的让他开心的护士,以及他孩子无眠无休的看护”。看到这儿骂了声傻逼,他晚年也挺惨,被心脏病折磨了十年之后去世了。

🏋🏻阿加西,①推动了美国大学的专业化教育,他坚持科学研究应独立于宗教信仰,独立于政治和经济观点,宣扬归纳法和比较法。他的治学方法可以看成现代科学实践的精髓。②他通过对黑人仆人的观察得出“这个退化的、堕落的种族……感觉他们跟我们有不一样的血,他们的命运让我充满同情”。③他宣称尽管黑人和白人属于同一物种,但起源不一样。随后改口说,黑人从生理学和解剖学来看都是不同物种。④性欲旺盛,跟女仆各种瞎搞。

🏇莫顿,阿加西的好朋友,爱好收集颅骨,多元论者。通过对颅骨数据的不严谨测量得出,白人拥有最高的智力天赋,埃塞俄比亚人是人类中的最低等级。阿加西利用莫顿的数据进行了一些论证。

🎨①多元论者认为,“黑人其实是动物,可以像对待动物一样一样对待他们”,《独立宣言》中“所有人”从科学上讲不包括黑人。②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被认为非常激进,他驳斥了超自然智慧的概念,蕴含着唯物主义。对阿加西的观点提出了挑战。

🏓拉普拉斯,误差法则。①将概率论的应用从物理学扩展到人,保证了随机的、不可预测的事件实际上遵循隐藏规律。②他影响了皮尔士父子和凯特勒。③凯特勒将误差法则用于社会数据,提出“人类的生老病死都是由我们从未研究过的法则而定的”。

🏌赖特,平平无奇学术天才,十分擅长吸收别人的思想,但没啥抱负。患有抑郁症,嗜酒如命。①他认为宗教信仰与道德不同,“宗教是私人的、无条件的,但道德是社会的,约定俗成的。道德不需要哲学基础,也可以强加于人。”②赖特的好朋友,格林。在法律的因果链中提出了“近因”和“远因”的区别。格林认为,知识不是消极镜像,而是改变世界的积极手段。

本文有偿阅读:1元/篇 ,请自觉投币。

更多好书 信息,点击书朋的简书个人主页查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形而上学俱乐部:美国思想的故事》作者: [美]路易斯·梅南(L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jqn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