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莽撞,随意地又闯进一校,又来到这秩序井然的氛围里,我惶恐中又暗暗做着最快的种种适应,我来是新老师,很容易暴露在众人前成为焦点,也许大家忙碌中根本不以我为景,但虚荣心还是让我走路都稍加谨慎。学校是神圣庄严之地,我站在这里感到满满的都是责任。说实话,有许久我还真是仰慕那些老练的老师那样平常与果断的行姿。学生又穿梭在我左右,流动着闪着灵动的光芒。我走过他们时总是会被他们一阵阵的活力所感染,就仿佛有一种巨大的力量将我拉扯着,使我的行为举止更加的为之规范。记得陈忠实陈老写的《蓝袍先生》中描写过的那位逐渐迷失自我存在的先生,也曾经历过这样的迂腐。又像在《白鹿原》中描写的白嘉轩那般腰杆笔直挺立的做派,我竟闪烁起红灯来提醒自己不必大气,小事耳耳便能应付。但人是活的,又不仅是一颗树,或挪或活,心间还是会荡起微微的一丝惶恐。这也怨我自幼家贫,自小没见过几个有眼界光芒的博人,尽管如今爱读书,但学识也无法遮盖这深远而僵硬的贫骨。罢了!我学父亲或许能够不错,他遗留在我血液里的善良厚道好像更加有用,也是藏它不住已经化为行为举止的习惯。
中午吃完饭上楼时看到老师端着碗和学生们在教室里一起用餐,老师们均端着碗站在各自的讲台踱步而食,甚是认真,很有生活之趣味。在一看阳光下有的同学手提铮亮的不锈钢桶两人一组从餐厅往教室提饭,有的同学排起长队一手端着满当当的汤面,辣子红洋洋地漂在浮头,另一只手拿着憋嘟嘟的肉夹馍,孩子们小手端大碗,老师严肃地在前面指挥着一切,看似很滑稽却十足有生活的气息。吃饭固然是人生之大事,也需要这些好老师亲手指点现场示范,才能让这些个孩儿们在未来能够大大方方敞敞亮亮的行人间路,食人间粮,而不必像我这般寒酸。再一看会议室在教学楼群的中间,后面就是一大片绿色的操场,这青瓦红柱模样的古建筑,想来原应该是老庙的主殿吧,如今刚好做为现代化教学建筑的一座补充,真是有意义。看来用庙当学校的历史痕迹的一段传统,在此还仍有所遗。我看着老师们风尘仆仆实在可爱,又见到孩子们四顾张望随处跑闹也很不拘,瞬间眼前一片见怪不怪,心中涌起一阵阵无限的亲切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