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分享
说起杜甫寓居四川的经历,大家比较熟悉的是他在成都修建的草堂以及他的草堂生活,但很多人可能不大熟悉的是,杜甫不只是在成都生活过,还有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是辗转于绵州、梓州、阆州等地,并且在梓州创作出了他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本期分享我就要分享这首诗,并给大家整体上介绍一下四川。
朗诵和诵的音频
朗诵、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
图中入声字是用右下角的小红点表示的,看看你是否能很快找到所有的入声字。找到所有的入声字以后,就可以玩“标平仄”这个游戏:在所有的平声也就是的一声和二声上面画一横(或者画一个空心圆),这个符号表示平,不过千万要注意,有些一声或二声的字实际上是入声字,要标成仄声哦!然后在所有的仄声也就是三声、四声和入声上面画一竖(或者画一个实心圆),这个符号表示仄。如果你自己不会标也没关系,可以对着我分享的图片找到每一个表示平仄的符号,照着标在你的诗上就可以了。不过,我非常推荐你们自己挑战一下,然后再与照片对照。
赏析文本
关于四川我已经给大家做了三期分享,但除了第一期《蜀道难》的分享中我结合李白的这首诗给大家介绍了四川的整体地形以外,另外两期都是围绕着杜甫在成都草堂的经历和创作展开的,所以也只是主要给大家介绍了成都市。在因为中考休了一期的假后,我的这一期分享要继续以杜甫的经典名作为主题诗给大家整体上介绍一下四川。
在李白《蜀道难》那一期分享中我们通过“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了解了四川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北近秦岭与黄土高原相望、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盆地北缘米仓山、南缘大娄山、东缘巫山、西缘邛崃山、西北边缘龙门山、东北边缘大巴山、西南边缘大凉山、东南边缘相望于武陵山的特殊地形,也了解了成都平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蜀国,所以四川简称蜀。我还在今年暑假的成都之行中特意去参观了金沙遗址和三星堆遗址博物馆,了解到四川在距今25000年前就开始出现人类文明,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形成了以宝墩文化、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而且这里的古蜀文明与华夏文明、良渚文明并称为中国上古三大文明。但什么时候这里开始被叫做“四川”又为什么叫“四川”了呢?这就要从这片土地的历史沿革说起了。
在《蜀道难》那一期分享中我大致给大家梳理了一下蜀地上古的历史,也讲到了秦惠文王为了灭蜀开辟蜀道的传说。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灭蜀,将蜀地收入囊中,设为蜀郡。汉武帝时,设立十三州刺史监视地方。在蜀郡设益州刺史,下辖蜀郡、汉中郡等12郡国,包括了今天四川大部分地区以及陕西,云南的部分地区,三国时期我们耳熟能详的益州,其管辖范围就不仅包括西川、东川、蜀郡、巴郡,还包括汉中和南中。不过,较大的管辖面积对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来说治理十分费力。经过蜀汉政权的开发,南中地区已经逐渐摆脱了羁縻状态,开始有些不安分。西晋泰始七年,晋武帝以此为由将今属云南的南中地区从益州分离出来,单独设置了宁州,这里遂与四川分离,此后虽几经变动,但大体上没有变化。
隋唐时期,四川地区社会安定,经济进入全盛时期,有“扬一益二”之说。行政区划上改益州剑门关以南成都平原地区为剑南道,汉中和巴郡等地区则分属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在川西高原设立了很多羁縻州、县,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管理。今凉山州地区,则属南诏割据政权。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入蜀避难,临幸青羊宫,还升格蜀郡为成都府,并把剑南道分成了剑南东道和剑南西道,剑南西道治所在成都,剑南东道治所在梓州。
那么“四川”这个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个名字实际上是宋朝才出现。北宋咸平四年,现在的四川地区在行政区划上被划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其间设四川制置使,四川由此得名。“川”这个简称也由此而来。其中益州就是现在的成都地区,梓州就是现在的绵阳三台地区,利州就是现在的广元地区,夔州则是现在的重庆奉节地区。
元代蒙古外族入主中原,为了有效地管辖辽阔的疆域,元朝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原川陕四路设置的就是四川行省,行省衙门驻成都路,辖境包括今四川中东部、重庆大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等,同时对州县大加减并,基本形成了如今县的分布格局。这次行政区划调整把汉中梓州路划归陕西,所以四川中的“北川”就此分离,只剩下“东”、“西”、“南”三川。汉中地区地势险要,向来是四川的门户,可谓是“一人挥戟,万夫不得进”,历来割据川蜀的政权必然要控制汉中才能自立,将汉中划归陕西后,蜀地失去了北部的屏障,降低了四川割据自立的风险。
清初分全国内地为18行省,四川省为其一,并对川、滇、黔3省省界进行较大调整,遵义改属贵州,东川改属云南,基本确定了今四川的南部省界。
明清之际江南经济繁荣,重庆地控长江,是四川腹地与江南沟通的枢纽,不仅四川腹地的货物,连带滇北等地的货物都是先集中于重庆,再由重庆运往江南各地贩卖,重庆因此成为了长江上游最大的商业都会之一。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大批的政要、资本家、知识分子和技术人才以及数量众多的金融机构也随之迁移,为重庆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重庆的重工业水平呈现出跳跃式发展的景象。民国时期的重庆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一度压制了省会成都,建国后也一度成为中央直辖市。但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1954年,重庆再次改由四川省管辖,仍然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
六十年代,国家开始大力建设三线城市,位于大西南后方的重庆又一次受到照顾。如此重要的一座城市自然不能由四川省进行管理,所以1984年重庆成为计划单列市,虽然名义上仍归省内管辖,但却享有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主要行政长官均为省提出建议,由中央直接任命,可见重庆在四川省内的独特地位。
1992年三峡工程获得国务院批准通过,1994年正式开工建设。三峡虽然位于湖北省,但其中400多里的长江库区都位于重庆境内,这就要求赋予重庆市更大的自主权,因此进一步提升重庆的行政等级势在必行。于是1997年,经全国人大批准,重庆成为我国第四个也是最大的一个直辖市。所以现在的“四川”实际上等于又丢了一川,变成了“两川”。
不过,虽然四川只剩下“两川”了,却依旧不影响四川的风采以及它独特的文化。四川有世界遗产7处,列居全国第二位。其中峨眉山、九寨沟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七洞沟东汉崖墓群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川剧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而且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以及丰富的乐曲和精湛的表演艺术。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运动时期,由明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各地移民方言逐渐演变融合而形成的有着1亿2千万的使用者的四川话则是在全国辨识度和影响都非常高的方言。至于以麻辣鲜香著称的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更是众多“吃货”们说起来就要垂涎三尺的心头最爱,真正是风靡全国、雅俗共赏。
说起杜甫寓居四川的经历,大家比较熟悉的是他在成都修建的草堂以及他的草堂生活,我的上两期分享中也详细给大家介绍了杜甫这一时期的生活和创作。但很多人可能不大熟悉的是,杜甫客居四川期间,不只是在成都生活过,还有一年零九个月的时间是辗转于绵州、梓州、阆州等地,并且在梓州创作出了他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也是我这期要给大家分享的主题诗。
杜甫之所以能在成都过了将近四年相对来说较为安定的田园生活,主要是因为有“故人供禄米”,而“故人”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上表朝廷推荐杜甫为节度参谋兼检校工部员外郎的严武。严武曾两度镇蜀,第一次是上元二年(761)十二月。作为和杜甫的世家故交,又和杜甫有着共同的政治立场,对杜甫的诗才也相当钦佩,严武不但在生活上对杜甫照顾有加,会邀请杜甫到城中作客,还曾率领小队随从亲临草堂访问杜甫。但严武这次镇剑南才半年就因唐玄宗、唐肃宗相继驾崩被召回长安。杜甫于宝应元年(762)七月送严武入朝,一直送到绵州。然而在他想返回成都的时候,自称成都尹、剑南节度使的成都少尹兼侍御史徐知道叛乱,归途被阻的杜甫于是前往东川梓州避乱。第二年八月以后又来往于梓州、阆州,直到广德二年(764)春天才返回成都。
杜甫选择去梓州避乱主要是因为梓州是剑南东川的治所,作为当时与成都齐名的大都会,朝廷大员、相邻各州和梓州所属各县官员以及诗友往来比较多,地方官员在设宴招待之时会愿意请曾在朝廷当过小吏又诗才横溢的杜甫相陪,这样辗转流寓、居无定所、衣食无着的杜甫多少能得到一些照顾,也方便了解各方消息。比如这期间严武的部下梓州刺史章彝就对避乱到梓州的杜甫照顾颇多。
杜甫送严武至绵州的宝应元年(762)是唐王朝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转机的一年。这一年玄宗、肃宗相继去世,代宗即位,结束了李辅国、张良娣专权的局面。但与此同时,各种潜伏的危机也陆续暴露出来。首先是西北地区不太平,党项、羌、吐蕃等经常侵扰边境,进逼京畿。在进讨史朝义的过程中,仆固怀恩又勾结回纥大掠东京。其次是各地武将叛乱之事时有发生,徐知道的叛乱就是其中之一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加上寄人篱下仰人鼻息的处境使得诗人一直处于惊恐不安和忧愁苦闷之中。不过在愁苦之中偶尔也有好消息传来。宝应元年(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这年春天消息传来,流寓梓州的杜甫一时惊喜欲狂,觉得自己一家从此可以不再辗转飘零而异乡流浪有希望回到故乡洛阳,所以在手舞足蹈的狂喜之中遂走笔写下了这首被誉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的名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的题目《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官军”当然指的是朝廷的军队,需要注意的是河南河北并不是我们现在行政区划意义上的河南省和河北省,而是唐朝时期的河南道和河北道。自魏晋南北朝战乱以来,天下州府成百上千,一州之地,大者所辖不过三两郡府,小者所辖亦不过区区五六县邑。唐太宗贞观元年,将天下按照山川形势、交通便利分为十个“道”,按需要设立监察性的官吏,协助中央监管州级行政区。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进一步分成了临时性的十五个道,各道置采访使,仿照西汉的刺史制度,只起监察性的作用。其中河南道辖今天的山东、河南地区,治所在汴州,也就是今河南开封;河北道辖今天的河北、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库页岛,治所位于魏州,也就是今河北大名。这两道正是安史叛军的势力最集中的地方,所以收复河南河北也意味着安史之乱的平定。
接下来我们先来看诗的首联:“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一般解释为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但是我看到这个词却认为是指剑门关以北,也就是关中地区,而且我很惊奇地发现我的这个想法竟然和梁实秋先生一样。梁实秋先生还专门写了《剑外》一文,以自己过剑阁的亲身历见, 加上李白的诗句和张载的文句,来证明剑阁是蜀之北门,然后根据杜甫当时身在梓州,推想他“自然”称剑北为剑外。为了加强自己这种解说的说服力,还举了山海关作旁证说:“山海关屏障京师,站在京师的立场上说话,关外当然是指东北了。杜甫身在蜀地,所谓剑外,似乎当然是指剑门以北长安一带了。”但这次妈妈给我找了一篇名叫《谈梁实秋先生“剑外”新解》的论文,我仔细看了以后才明白我和梁实秋先生都弄错了,所谓“外”和“内”实际上都是以京师为中心来说的,所以这个“剑外”确实是指杜甫当时所在的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地区。“蓟北”则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也就是我之前在给大家做北京和《登幽州台歌》的分享时曾经说到过燕国和蓟国地区,今河北北部地区,也即代指题目里的“河南河北”,安史叛军的根据地。“涕”是我们经常说的古今异义词,指的是眼泪,不是鼻涕,不过实际上理解成鼻涕也完全符合这句诗的意思,只是鼻涕显然没有眼泪那么诗意。这两句就是说:剑门外忽然传来蓟北被收复的消息,乍一听闻此事我一时间激动得泪洒衣裳。
再看颔联“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却看”意思是回头看。“妻子”也是古今异义词,指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就是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漫卷”指的是胡乱地卷起。“喜欲狂”就是高兴得简直要发狂。这两句是说:回头看妻子儿女脸上的愁云哪里还有半点踪影,随手胡乱卷起诗书我们都欣喜若狂。为什么要卷起诗书呢?因为此时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然后来看颈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放歌”指的是放声高歌。“须”是应当。“纵酒”就是开怀痛饮。“青春”意思是明丽的春天的景色。“作伴”就是与妻儿一同。这一联上句还有一个版本是“白首放歌须纵酒”,似乎也说得过去。杜甫这一年已经52岁了,在古代这已经是白头老翁了,但还要放歌还要纵酒,这也是一种喜悦的表达方式,而且用白首对青春也很工整。但我看了一些资料后认为“白首”还是不如“白日”好,因为这里的青春并不是指人的青年时代,而是指万物生长的春天,诗人实际上是拿白日和春天相对,用自然景色的美好,来衬托自己心情的美好。而且自从《楚辞•大招》中“青春受谢,白日昭只”以来,“青春”和“白日”在古诗中就经常连用或对偶, 其例颇多。如果用“白首”,会顿时让人产生衰颓的感觉,就和诗的整体基调不符了。这两句就是说:白日当空照耀我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春光明媚灿烂我和妻儿相伴要返回故乡。
最后来看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我之前才为大家分享三峡的时候为大家详细介绍过巫峡,因穿过巫山得名。不过这句诗中的“巴峡”究竟指何地,历来注释者说法不一,彼此抵牾,至今莫衷一是。第一种说法认为巴峡就是今天三峡地区的巴峡。但从地理位置来看,四川巫山县东的巫峡地处湖北巴东县西的巴峡上游,如果说“即从巴峡穿巫峡”,地理位置上下颠倒,在文理上就难以讲通。关于这个问题,傅庚生先生在《杜诗析疑》中给出了一个解释:按地形的实际,自西向东,本该说“即从巫峡穿巴峡”,大概因为朗诵时声音的关系所以做了调整,但这种解释有些牵强。第二种说法认为这个巴峡指的是今重庆市巴县一带巴江中的峡,林庚先生就对其做了确切的考证∶《太平御览》引《三巴记》云:“阆、白二水合流,自汉中至始宁城下,入武陵,曲折三曲,有如巴字,亦曰巴江,经峻峡中,谓之巴峡。”这一说法的不合理之处是这一行舟路线是比较绕的,而杜甫当时的心情是急于想从水路出川,岂会绕行远道?而且巴峡仅是重庆长江小三峡中的一个小峡谷,知者甚少,当时尚未到过重庆的杜甫也不一定知道。第三种说法认为“巴峡”泛指四川与湖北交界处所有的峡谷。但陈贻焮先生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固然老杜也可以将"巴东明月诸峡"简化成"巴峡",但尾联“巫峡”、“襄阳”、“洛阳”都是实有的专用地名,怎好在前面加一个自拟的泛指地名呢?关于这个“即从巴峡穿巫峡”,我比较认同的还是陈先生给出的这个解释:虽说杜甫这几年来早就琢磨过这条自蜀还洛的最佳路线,对沿途埠头也应有所了解,但处在闻捷狂喜的激动之中,他只想到过了这四个地方就可到家,即兴吟诗,一时把沿途必经的两个地点前后弄颠倒了,也是完全可能的。杜甫事后之所以不改,兴许认为这个偶然的疏忽,恰好最能表现当时那种"喜欲狂"的神情。
解决了“巴峡”的问题后,这尾联两句的意思就比较清楚了:这就是我在给大家分享长江三峡的时候就说到过的杜甫设计的回乡之路:因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所以一般人们都选择走水路出川。从四川成都沿水路长江顺流而下,到达重庆三峡的入口瞿塘峡,穿过巫峡和巴峡、西陵峡再往东取道汉水往北就到了湖北的襄阳,然后再往北走陆路就可以到达杜甫的家乡洛阳。这句就是说:即刻马上就动身起程从巴峡穿过巫峡,顺流直下襄阳后再直奔洛阳。
杜甫在这首诗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首句“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开心就笑伤心就哭,这是人之常情。但在特殊情况下,哭也能倾泻人们内心的巨大惊喜。当人们在遭遇重重苦难之后忽然遇到巨大惊喜来袭时,往往是不会笑的,反而会哭,因为这时只有那倾盆大雨似的滚滚热泪才能倾泄出这种强烈的感情。诗人多年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日子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一刹那顿觉总算熬过来了,如今“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这一场浩劫终于像噩梦一般过去了,自己一家人终于可以返回故乡了,人们也终于可以开始新的生活,当这些思绪瞬间涌上心头,诗人怎能不欣喜若狂、喜极而泣呢!诗人这滚滚热泪之中,实在是既蕴含着个人的万般乍闻喜讯的激动,又饱含着往日因战乱而忧国忧民的痛苦,和几年来流离失所、辗转道路的辛酸。这“初闻”捷报之时的心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用散文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而诗人只用“涕泪满衣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足以概括这一切。
颔联“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以转作承。“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随着“涕泪满衣裳”得到尽情宣泄的激情稍微平静些,诗人定了定神,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不过也无需说什么了,身边的妻子儿女个个喜形于色,往日那满布在他们脸上的愁云早已消失得干干净净了。亲人的喜反转来增加了诗人的喜,这时一个多年积压在内心深处的念头突然涌现了出来∶马上结束这长期痛苦的流浪生活,回老家去安居乐业! 杜甫在这首诗篇末自注"余田园在东京",其急于返回故乡之情明白可见。在这样一个强烈念头的冲击下,他又沉入了兴奋状态中。当他看到房里到处散乱地放着打开的书卷,就把它卷起来,收拾好,准备要走。唐朝的书还不是我们熟悉的线装书,它是卷轴装,看的时候像画卷一样展开,看完之后再卷起来用丝带缠好,这才有利于保存。可是诗人既然狂喜,就没有办法那样把书好好的收拾起来了,他拿起平时珍重的诗书,胡乱就把它们卷成一卷。我们都知道,返乡是个大事,当然不是一下子就能走得了的,无须马上急着收拾东西,这不过是诗人"喜欲狂"时的一种下意识动作而已。这一个"漫卷",不仅生动巧妙地写出了杜甫当时“喜欲狂”的动作和神情,还反衬出听到喜讯之前他客居无聊、以诗书吟咏遣愁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状态,承首联的“涕泪满衣裳”而至惊喜的更高峰。
颈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进一步抒写诗人的“喜欲狂”。“白日”,指晴朗的日子。诗人越想越兴奋,不禁放声高唱起来,不仅放歌,诗人还要借酒来表达他满怀的欢乐。想到现在严冬已经过去,春光明媚,正好和妻子儿女和亲朋难友们结伴回乡,就更加心旷神怡了。杜甫作为一个五十二岁的老人,既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不是因为“喜欲狂”何能如此?如果说这句写的是诗人“喜欲狂”的“狂”态,下句则写诗人“喜欲狂”的“狂”想。“青春”指春天的景物,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还乡”。明末清初黄生《杜诗说》曰∶"'青春作伴'四字尤妙,盖言一路花明柳媚,还乡之际更不寂寞。""白日"、"青春",这是多么富于展望的字眼!诗人一直生活在苦难的战乱年代,就像生活在阴沉的严冬季节一样。今天获得最后胜利的喜讯,正如一声春雷惊破了漫天的云雾而重现出春日的阳光。在这春天灿烂阳光的普照下,万物欣欣向荣,长期心情抑郁的人们也顿时感到胸襟豁然开朗,重新燃烧起心中久已熄灭的希望的火花,在具体地作还乡的打算了。"放歌"、"纵酒"都是语气很重的字眼,"须"字也一样。用这样明快而果断的语言来写当时那种极端喜悦而豪迈的心情,是再恰当不过了。在阳光普照的"白日",诗人"放歌"、"纵酒",这可说是他长期苦闷抑郁心情的一次大解放。想到在这美丽的青春季节与人结伴回各自长期阔别、梦魂萦绕的家乡,更是格外情深,格外向往。
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把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落到实处: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已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老杜在极度狂喜之中的回家旅程更是如腾云驾雾一般:"巴峡"、"巫峡"、"襄阳"、"洛阳"本是沿途相距甚远的四个地点,而在诗人笔下,只用"即从"、"穿"、"便下"、"向"这样表示轻快迅疾的字眼将它们贯穿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疾速飞驰的画面,读者只觉这四个地方就好像电影镜头一样一个接一个地从眼前飞驰而过,犹如大江放舟,平原走马,气势奔腾而又音韵铿锵,不仅从意思上也从急促的节奏上将行旅的神速和渴望还乡的急迫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从白帝城到江陵顺水行舟确乎神速,但顺水行舟的速度又怎么赶得上诗人归心似箭的速度?诗人虽然身在梓州,而在其还乡的狂想中,顷刻之间他的心已“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飞回了千里之外的故乡。诗人的“喜欲狂”至此达到高潮并戛然而止。这一联的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句内成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更令人对杜甫高超的炼字艺术击节赞赏的是,诗人选词造句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谷险峻,水流湍急,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虽然还是水路,但已经是水深江阔了,可以顺流而下,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由水路改走陆路了,一步一步,都是朝向洛阳的方向,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他人绝不能及。
明末清初黄生《杜诗说》有言:“杜诗强半言愁,其言喜者,惟《寄弟》数首,及此作而已。言愁者使人对之欲哭,言喜者使人对之欲笑。盖能以其性情,达之纸墨,而后人之性情,类为之感动故也。”极准确地点出了杜甫这首诗以情感人、情透笔墨的特点。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剑外忽传收蓟北,这是国之喜事,青春作伴好还乡,这是家之喜事,诗人与国休戚,以一个喜字统领全篇,这才有全诗欢快明朗的节奏和一泻如注的气势。诗人在狂喜中畅想还乡之路,又把安史之乱后多少中原流民渴望还乡的急切的心情和奔腾的喜悦表现得酣畅淋漓。
后代诗论家都极为推崇此诗,明代王嗣奭在《杜臆》中评此诗曰:“说喜者云喜跃,此诗无一字非喜,无一字不跃。其喜在‘还乡’,而最妙在束语,直写还乡之路,他人决不敢道。”清代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中感叹:“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他人决不能道。”又在《杜诗详注》中引用顾宸的评论“此诗之“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即从”、“便下”,于仓卒间,写出欲歌欲哭之状,使人千载如见。”清代浦起龙也在《读杜心解》中赞叹:“八句诗,其疾如飞。题事只一句,余俱写情。得力全在次句。于情理,妙在逼真,于文势,妙在反振。三、四,以转作承,第五,乃能缓受,第六,上下引脉,七、八,紧申‘还乡’”并曰此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也!”诚哉斯言!
关于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在强烈地拨动读者心弦的艺术魅力,最有力的一个事例是一九四五年八月, 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传来,中国许多报纸不约而同地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出杜甫这首诗的首联“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来表现当时国人难以抑制的狂喜心情。而在抗日战争时期流落到昆明、重庆、成都的冯至先生、程千帆先生那一辈学人在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突然传到大后方时,他们共同的行为就是背诵杜甫的这首诗来抒发自己无以名状、悲喜交加的激动心情。当时身在昆明的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先生,也特意给同学讲了这首诗。多年后据当时听课的联大学生回忆,先生讲诗时那激动的感情,轻快的节拍,爽朗的声音、飞扬的神采,引起了台下听课学生强烈的共鸣, 台上台下感情交流融成一片,充分说明了伟大的艺术是具有永恒的生命力的!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参考反馈题目
1.你知道“四川”为什么叫“四川”吗?现在的“四川”还是“四川”吗?
2.你能给大家分享一下你了解的四川吗?比如“川菜”、“四川话”、四川的某个名胜古迹、旅游胜地,或者某个成都以外的四川城市。
3.你知道杜甫为什么去的四川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吗?
4.你知道杜甫除了在成都生活以外还去过四川哪里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梓州吗?
5.你有没有过“狂喜”的时刻?你在特别特别高兴的时候会有什么表现?
6.你能试试在地图上划一划杜甫即“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还乡路线吗?
参考资料
陈贻焮《杜甫评传》
冯至《杜甫传》
莫砺锋《杜甫草堂史话》
侍向樵《“即从巴峡穿巫峡”句之我见》
刘孔伏《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的“巴峡”辨》
何跃祖《谈梁实秋先生<剑外>新解》
当然,还有各种百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