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不是吵架,就是跟人说事讨论,总觉得当时没能发挥好,反映慢半拍,情绪饱满度不够,声音的速度和力度弱了些,以至于被人抢白,被人先攻下一城,完后就觉得一口老血闷在胸口里,浑身不得劲。
于是就特别想还原现场,特别想让时间的钟拨回去,回到当时当地,手持语言的宝剑将那人杀的片甲不留,丢盔弃甲,好吐胸中一口闷气。在天涯上看到同样的帖子笑开了花,有网友说每次跟人争辩,当时完全不懂反驳,事后会脑补当时情景,然后在脑里骂一遍来过过瘾。只可惜自己反应不够快,多想体会痛快的把人骂哭的感觉啊;或是事后想到精妙的语言能够一一回击,恨不得找当事人现场PK。
其实就是想找回主动权,控制权。再者就是觉得有点被动窝囊,被别人抢白损害自己光辉鲜亮的形象,另外就是生出他怎么能对待自己的感受。从心理学说,这带着自我为中心的意思。以自我为中心,所有人都应该顺着自己,都要以友好和善的态度对待自己。但这是可能的吗?当然不可能,所谓玻璃心不就是觉得全世界都应该小心翼翼呵护这颗敏感易碎的心灵吗?全世界又不是你妈妈,怎么能把你含在嘴里捧在手心里。
读林清玄的文章,有一节讲敏感。当你全身心投入时,你就会不在意外界的眼光,敏感这这个怪兽被樵夫斧头无意间砍死了。林清玄这本散文书的名字就叫做《不看是一种自在》。我们想在语言上争上风,为了点口头的输赢,就把自己卷入是非中。若能以不争,不辩,不闻,不看的态度去去经营生活,生活间的琐事就如同迎风吹走的纸屑不值一提。
将眼睛放在雨后的嫩芽上,将耳朵放在晨起的鸟鸣中,将心情放在美好的事物上,积累点滴的幸福感不是大大好过与人争论吗?世界这么美丽,何必要如此暴躁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