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这样的设计思维课,才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样的设计思维课,才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正确打开方式

作者: 大白老师啊 | 来源:发表于2019-05-13 10:29 被阅读0次

    5月11日,又去观摩了卢老师的科学课《看见看不见的秘密》,经历了前面的一系列主题之后,从本周开始,进入了“设计”主题。

    这是我尤其感兴趣的一个主题,也是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感到有困难的一个部分。

    因为很多人对设计的认知和意识非常有限,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在对孩子的引导和培养方面显得不知所措,盲目疑惑。所以当人们对设计的理解很有限,且各不相同时,对孩子进行的培养或做法也各不相同,其收效自然相差很大。只有真正地理解了设计,才能更好的开发它和利用它。

    所以,这次课我充满了期待和好奇,卢老师到底为如何教设计呢?!

    4个小时的工作坊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part1:提出问题

    一开始给大家展示了一个作品,老师提出问题:这个设计是用来做什么的?

    右侧这个设计

    孩子们想象力在线,有的小朋友说,是用来放碗的,因为有的碗比较烫,可以用这样设计来帮助。(老师追问:你想象一下这个情况会是怎么样的。其实就是引导孩子们在说自己想法的时候也有所有“依据”或者“可能性”,再怎么天马星空的想象也应找到它的本质属性)还有的小朋友说,这是用来打鸡蛋的。(确实有那么一些像的地方,同样的想象一下拿着这个打鸡蛋,会是什么样的一种画面?)

    经过这样一轮的自由想象和回答,老师继续提问:这个设计能值多少钱?

    孩子们有的说价格差异很大,低的有说50元,高的有说100万。这时候老师没有给予评价,而是引导学生去关注这个设计的大小材质以及logo等。

    很多时候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我们对回答问题形成了惯性思维,回答问题是顺序结构,缺少批判性思维。一个产品的价格可能受到大小材质的影响,这些属于成本价,如果贴上了品牌或logo,那就又产生了设计价。很多的产品就是因为好的设计让产品的价格变的很昂贵。

    经过这样的一段问题启发,学生就自然地关注到了设计,设计无处不在。

    设计是第一智慧,它可以把所有学科结合起来解决问题。

    part2:头脑风暴——你觉得什么是设计?

    头脑风暴相信很多人在课堂上用过,针对什么是什么的这样的问题,很多学生可能会很蒙,很多人头脑中的反应是“我不知道什么是设计”,怎么写?

    对于这样的问题,很多还是还是喜欢就问题回答问题,思考路径比较单一。所以,很多情况头脑风暴变成了是尬聊或者产生了大量无效不相关的信息。

    这也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

    但是这节课上,开始头脑风暴之前,老师就告诉孩子们,虽然让你们回答什么是设计,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能提出问题要比相想出答案更重要

    引导孩子们可以用提问或者举例的形式来进行头脑风暴,比如:椅子是设计,椅子是设计吗?这样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启发孩子对“什么是设计”的思考。

    所以,一个好的头脑风暴,需要得当有效的引导。最后,孩子们提出了一些不错的问题。

    什么是好的设计?

    设计的作用是什么?

    设计的意义是什么?

    设计对人有什么好处?

    设计的灵感来自于哪里?

    所有人都能设计吗?

    为什么要设计?

    植物和动物是设计出来的吗?

    白板是设计吗?无人机是设计吗?

    ……

    这些问题让我眼前一亮,超乎了我的想象。

    面对这些问题,老师也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评价。而是把“植物和动物是设计出来的吗?”拿了出来讨论,讨论之前老师先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天我去了沙漠玩,但是忘记带水,然后就四处找水。到了沙漠深处,发现了一个电冰箱,打开电冰箱后发现里面有冷藏室和冷冻室,有水还有饮料。

    讲到这里,很多小朋友发出了质疑的声音,怎么可能,沙漠里这么可能有冰箱呢?

    老师只是笑了笑说,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有冰箱那它是如何工作的?又是谁把冰箱放在这里的呢?

    学生们纷纷讨论,没有一个具体的答案。

    后来老师告诉学生,其实这个沙漠里冰箱的故事和动物植物是不是设计是一个本质,这都是进化论的问题

    这时候我才恍然大悟,想起了前几天看和进化论有关的书籍,想一想确实是这样。那这一段给我的最大的启发是,作为老师要善于对学生的回答做适当的引导,答案是开放的,但是需要关注其本质,如果是本质的差异,那么就要及时提出来,给孩子一个时反馈和引导。

    这个部分的结尾,老师给出了最接地气的最容易让孩子明白的一个设计师对设计的理解:

    我理解的“设计”,就是不错过日常生活中任何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用心观察并分析,然后从中发现新的灵感。

    part3:案例——什么是“普通”的杯子?

    这个案例特别有趣吸引人,来源于的一本书nendo《我不是一个普通的杯子》,这本书告诉我们的不是这些杯子是怎么做出来的,而是告诉我们这些灵感的来源。

    《我不是一个普通的杯子》
    咖啡和奶在一起需要一个勺子 因为杯子开口对温度的应先个,就开始各种开口的杯子 不同形状样式的杯子 杯子替代了不同的功能

    经过这个过程的激发,孩子们的好像似乎明白了什么,他们变得兴奋,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感到兴奋。

    没错,接下来老师介绍了一个万能的设计方法——奔驰法(SCAMPER)。它包括了7个切入点——Substitute(替代),Combine(合并),Adapt(改造),Modify(调整),Put to other uses(改变用途),Eliminate(去除),Reverse(反向)。

    接下来老师引导孩子们用奔驰法对标“我不是一直普通的杯子”的设计过程,进一步理解这7个点的含义。

    Substitute 替换:有什么事物可以被取代?有什么人物可以被取代?可以更改成分或者原料吗?采用其他的工艺或者方法?

    Combine 组合:有什么想法可以合并?有什么目的可以合并?可以提供套餐服务或者一系列产品吗?如何组合包装一系列的产品?有什么材料可以合并吗?

    Adapt 改造:有什么其他事物与我们的产品类似?过去有什么类似的事物吗?我们可以从哪里借鉴模仿?我们可以引入别的什么想法?有什么其他的工艺可以用到这里吗?有什么其他领域的创意可以借鉴吗?

    Modify 修改:如何可以改进现有的事物?可否改变名字、颜色、味道、声音、形状、包装?有什么可以放大的?有什么可以夸张的?有什么可以更高,更长,更强,更频繁?有什么可以推向极致,增加到最大 或 变到最小?

    Put to other uses 改变用途:这样产品还可以做什么用途?改进以后是否可以有其他用途?扩展以后是否有其他用途?是否有其他的市场?

    Eliminate 去除:产品有没有可以删减的地方?有没有可以缩小的地方?有没有可以分割的地方?简化版?浓缩版?有没有可以取消的规则?有没有不必要的成分?“去除”也就是我们常常强调的极简设计、做减法,给用户尽量简洁的界面、尽量少的操作和流程。

    Reverse 逆向操作或重新安排:正负可以反过来吗?这个服务反过来会是什么样?颠倒一下呢?时间顺序上反过来呢?还有什么其他的排放顺序吗?产品的组成部分是可以互换的吗?可以有其他的顺序或者构造吗?

    经过了这个案例分析,孩子们已经对奔驰法(SCAMPER)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不仅知道了什么是设计,还拥有了一个设计的方法,那接下来就要去实践了。

    part4:实践——用奔驰法(SCAMPER)分析火星人榨汁机是如何想出来

    这个橙汁器的英文名称叫做“the Juicy Salif”,是斯塔克在1990年为阿列西公司(Alessi)设计的,当时估计也就是设计一款简单明确的榨橙汁的工具而已,三腿鼎立、顶部有螺旋槽,切开橙汁,半个压在顶上拧,橙汁就顺着顶部螺旋槽流到下面的玻璃杯里了,这个设计的概念,有点像中国古代的爵、鼎,就是顶部是实心的一个螺旋槽纺锤形状,远看好像一只大的不锈钢蜘蛛一样。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产品一出来,居然轰动时尚界,价格不算贵,却极为受人追捧,居然成为流行文化的一个膜拜物,英语叫做“popular cult item ”,产品设计要达到这个地位的还真是不多见。

    接下来给每个小组一张A4只和写着用奔驰法(SCAMPER)7个启发点的卡片,进行小组内互动提问,启发思考。

    比如,这个榨汁机“结合”了什么?它“适应”了什么?等。

    最终学生分析了这个设计的7个设计点,进行了分享,有的用文字说明,有的用图解的方式展现。他们有理有据有条理的讲述自己的设计作品时的自信和自豪感,可以看出,“设计”孩子们真的懂了。

    后续:以终为始

    一轮结束之后,回到一开始的头脑风暴,对于同样的问题,学前和学后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就说明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孩子们真的懂了。老师还带领学生用“奔驰思考法”解释了麦当劳的由来,背后的本质就是“标准化设计”。

    最后留给孩子的任务是用一张A4纸,借助“奔驰思考法”设计一个母亲节卡片。最后的作品非常的与众不同,我想妈妈们收到会非常惊喜。

    看到最后,你是不是也对“设计”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可不可以用“奔驰思考法”做一个设计呢?

    刚结束,就开始期待下周下下周的课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样的设计思维课,才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正确打开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juk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