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走到村头,一群小孩在玩儿。哪个是子轩?哪个是紫萱?哪个是梓涵?哪个是心怡?哪个是嘉欣?小孩们围过来开始一本正经的介绍自己。
“嗯,你们的名字真好听”,然后苦笑,本来就脸盲,这下更傻傻分不清了!
暗下决心,我家娃绝不跟风!
于是,在起名的问题上本着这样的原则:既不能土又不能俗,有那么点与众不同,还得耐人寻味。后来才发现调子定的有点高,用上我和宝爸的毕生绝学,也憋不出一个好名字哇。
字典、诗经、楚辞都成了参考书,好听的名字还没有产出!
01
古人是怎么起名的,别人怎么那么有智慧?
翻看一下古籍,发现我大天朝的名字从“三皇五帝”到“爱国爱党派“到“琼瑶式”,在起名的问题上还真值得玩味。
中国人的祖宗,盘古、女娲、伏羲、神农这些,是谁取的?盘古的妈妈?女娲的爸爸?肯定不是。“神农”和“女娲”,查无其源。“包牺氏没,神农氏作”,“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打开始就这么叫的,跟着叫就行了,没有为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字现在看来有点莫名其妙的鬼扯。公子小白(是说他傻吗?)、周公黑肩(煤老板?)姬黑臀(常撅着晒日光浴?),原谅我理解的这么肤浅。
秦汉时候,猪估计是祥瑞,秦二世名胡亥,汉武帝刘彻,乳名“彘(zhì)”,都是猪的意思。现在我们想不通古人的思维,估计就像古人知道几千年后有人叫易烊千玺一样费解。
明朱元璋的子孙都开始按照五行来命名,仁宗:炽——火,宣宗:基——土。
民国时代,好似文人遍天下:南怀瑾、戴安澜、瞿秋白、徐悲鸿、费正清、沈钧儒,戴季陶、邹韬奋,郑愁予,苏步青,林语堂、梁漱溟,林风眠、陈寅恪、季羡林、沈曾植、丁默村、程砚秋、梅贻琦。现在听起来感觉还是很有文化。
后来的后来,张伟们在全国有29.9万人,李静有24.3万人。
而看着琼瑶剧长大的80、90,实在不愿落入俗套,掀起一阵新风潮,动辄男取字:轩、涵、皓,女取字:欣、彤、怡,正如当年建国、建军、红军为代表的的爱国爱党派,桂香、兰花、菊香为代表的梅兰竹菊派一样泛滥,于是就出现了村头那一幕。
这时候,我辈终于有章可循了:男《楚辞》、女《诗经》、文《论语》、武《周易》,一个个都特别有文化,能让你一眼看穿的怎么彰显品味。
02
在汲取了前人几千年的取名智慧后,当今小孩的名字分为四大派别:
精通文史派:
女儿名字叫沐禾,取自「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她爸非要加个三点水,说五行缺水。
评论:《山海经》已纳入女儿早教书籍目录
随性而为派:
朋友的老公姓熊,宝贝又比较喜欢看熊出没,刚好又是男孩子,所以取名熊大
评论:想采访一下孩子的感受
搞笑幽默派:
老公给仔仔取名:张三问。「三问」,人生哲学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爸比说人生把这三个问题想明白了就差不多啦!
评论:被叫一次,参悟一次,未来的苏格拉底
情深义重派:
老公姓沈,我姓姚,老大叫沈熙尧,谐音沈惜姚。老二叫沈佳瑶,谐音沈加姚。希望他俩同名少~
评论:简单粗暴刚刚好
03
文史不通,五行不懂,套公式蹩脚,太随意又落入俗套,怎么办?
好在有高人总结,好名字的精髓就是一点:将汉语言的优势发挥至无限大!
1
言简意赅,不落窠臼:
李白、王勃、杜牧、郭襄、冉舒
2
寻常景色,如臻化境:
张松溪、殷梨亭、莫声谷,储光羲,曹雪芹
3
动宾搭配,心意写照:
辛弃疾、李慕白、梁漱溟、穆念慈,顾惜朝
4
动词结尾,余味无尽:
林风眠、甄士隐、王安忆、张艺谋,陈伊驰
5
虚词打头,超然脱俗:
钟子期、秦可卿、宋之问、柳如是、傅斯年
6
虚词收尾,美不胜收:
王羲之、郁达夫、王语嫣、周芷若、林心如
7
偏正写意,恰到好处:
林黛玉、左冷禅、颜真卿、宋青书、岳灵珊
8
并列定性,相得益彰:
蒋中正,程灵素,袁本初,木婉清
9
次第显明,自得分寸:
孙仲谋、刘半农、伍次友、张三丰、朱九真
10
名姓交融,如贯长虹:
易水寒、风清扬、花满楼、童心喃,任我行
11
同音复用,亲近深刻:
任盈盈、殷素素、温青青、刘诗诗、韩寒
12
复姓单名,大气纵横:
呼延灼、夏侯孜、司空图、上官仪、令狐冲
13
复姓双名,势足意盈:
纳兰容若、司马相如、宇文成都、公孙绿萼、耶律洪基
看了这么多,依然起不好一个名字,但是咱也不能怪“陈”姓太普通是吧,亲妈实在没办法了!各位大神们有名字推荐么?留言区砸进来!
一经选用,来个娃娃亲也是有可能的,呵呵(认真脸)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智慧妈妈成长记”
探讨更长多智慧养娃的点点滴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