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考研,学习
名牌大学硕士以上才有机会修故宫,提升学历刻不容缓

名牌大学硕士以上才有机会修故宫,提升学历刻不容缓

作者: f8b73d8abb0a | 来源:发表于2019-07-16 17:14 被阅读1次

文章来源:新与成商学院 公众号

今天,#名牌大学硕士以上才有机会修故宫#被顶上热搜。

起因源于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的发表的演讲:

“今年(2019)我们招88名新员工,4万多人报名,经过抬高门槛,名牌大学硕士以上才能报名,17000人参加了考试,都想到故宫来修文物。”

这17000人单靠学历就干掉了23000人。

1通过提升学历来增加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考研真的是好方法吗?

此前,在国外就有具体的数字显示,常青藤大学毕业、名校的MBA毕业的人,进入世界500强的几率非常高,而且进去之后的起点会很高,薪水会很高。

另外,有平台公布过一组数据,分别是美国社会收入和高学历的关系、美国社会失业率和受教育程度的关系。

*美国社会收入和高学历的关系

*美国社会失业率和受教育程度的关系

数据显示,最低学历(高中未毕业)和最高学历的平均收入差距竟高达6倍,失业率也相差3倍多。

最可怕的不单单是不同层级之间的学历差距,同级别不同院校的歧视也赤裸裸的摆在那里。

几乎所有的世界五百强企业都告诉你学历不重要,但是他们不会跑到一个双非院校去校招。

很多参加过校招、社招的人,对这句话肯定不陌生,“985/211学历优先考虑。”哪怕是能力过硬,丝毫不差于那些名校毕业的学生,但不好意思,你连和他们同台竞争的入场资格都没有,一纸学历证明轻松把你挡在门外。

不单单是用人单位偏好高学历的求职者,就连国家一线城市的积分落户政策也在对不同学历的人群进行着区分。

北京积分落户政策教育背景指标及分值:

大学专科(含高职)10.5分;

大学本科学历并取得学士学位15分;

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硕士学位26分;

研究生学历并取得博士学位37分。

上海积分落户政策教育背景指标及分值:

大专(高职)学历,积50分;

本科学历,积60分;

大学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积90分;

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积100分;

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积110分。

自然有很多“唯学历论”的反对者,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学历是筛选人才的最方便的方式,毕竟名校出来的学生优秀的大概率会更大

普通院校毕业,即便是像马云这样的人,也会去读MBA来提升学历。

国家倾向于把资源分配给名校,这些名校有了经费,就能给学生提供各种机会——科研、实践等等,在名校可以见到很多知名人物的演讲报告、高质量的演出,也能参与各种重要的科研项目。

并且,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大家都希望通过提升学历来增加自己的市场竞争力,随之而来的就是考研人数的增加。

报考人数不断增多,但各招生单位无论是从教学硬件设备还是师资,基本已到达上限,即便有少部分院校会扩招,但也是极其少的人数,对于整个报考大军来说是“杯水车薪”。

按照近些年考研报考人数来看,2020年的增长率很大程度上会高于21.8%,2020年的考研报考人数或将突破350万!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会有招生单位会大幅度扩招。因此,2020的考研竞争会更加激烈。

考研的压力很大,备考时间时间,其实并不是非常适合想读MBA的学员去读。

像MBA这种偏向管理的专业,考研难度不少。

而现在也有很多不需要参加联考的大学,凭借资质申请入学读MBA。大家不妨把目光放在这些学校上,像亚洲城市大学MBA 、波兰热舒夫信息技术与管理大学DBA、瑞士中央管理大学MBA、法国维莱尔商学院等等院校。

2.在职场中,能力和学历谁更重要?

其实,每当谈论学历与能力的话题,总是会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会说“学历很重要,但凡是好的大公司都看学历”,但更多的声音则是“学历不重要,我身边某某名牌大学出来的研究生,啥都不会”。

那么,在职场中,学历到底有那么重要吗?学历是否比能力更重要呢?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看。

(1)在职场中,能力永远是最重要的

其实不只是在职场,在任何地方,能力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但首先你要搞清楚,到底什么是能力?

很多人,把职场中的能力简单划归为“为达到某一种结果而使用的手段”。

但其实不然。能力其实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仅就职场而言,我认为能力应该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

而怎么能在没有经过长期观察和考验的前提下,从茫茫多的求职者中,短时间内判断一位求职者具备这种综合素质呢?

世界顶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曾经做个一个分析,现在的大企业的HR最愿意招的大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依次是:

1、50.3%自发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2、13.4%现实问题解决能力。

3、9.3%职业精神,道德操守。

4、7.8%人际交流,沟通技巧。

所以,如果你能很快地在简历上向用人单位展现出你具备上述四种特质,那么,我觉得,学历也并不是很重要。

(2)学历本身也是一种能力

不得不承认的是,与随随便便找一份工作相比,考研的过程无疑是更痛苦的,是需要毅力与勇气的。在考研过程中,往往需要拒绝各种诱惑,起码要在大半年内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

我在读大学时,身边有一位考研的室友。每天早上6点多,我们还在梦乡里时,他就已经爬起来准备去图书馆占位置了。中午吃饭,也都是一路小跑着去食堂,生怕浪费一点时间。等到晚上回到宿舍时,大部分室友也已经睡下了。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即便是这样,他第一年还是落榜了,后来还是二战考上了目标大学。

其实,很大一部分人在大二大三阶段都萌生过考研的想法,但就是因为这个过程很痛苦,所以很多人都放弃了,转而选择了找一份工作。

所以,这些高学历的背后,往往都有着披荆斩棘的痛苦经历,以及日复一日的坚持。所以这些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拼杀后的胜出者,无疑是具有很强的学习力和韧性的。

而这两点,恰好也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

3.看学历,知识一种快速筛选人才的方法

经历过毕业季的我们,都知道找工作时的残酷。

一个大型招聘会现场,可能要比一场TFboys的演唱会还要疯狂。你会看到,在蒸笼一样的狭小空间里,一群穿着厚厚的衬衫长裤(甚至有时还有西服外套)的年轻人,人头攒动,在一个个大厂的招聘岗位面前,锲而不舍地递交着自己的简历,不遗余力地去和HR搭讪。

即便面前的招聘简章中上明确写着:只招十个人。

记得当初,我在参加北京某航天院的招聘会时,看到面前的桌子上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厚厚的两大摞简历,虽然没标着这两摞有什么不同。但,明眼人一看就能知道,一摞是985/211的,而另一摞是普通本科的。

当时,我瞬间就想起了之前看过的安徽卫视的一档节目,《学霸是怎么炼成的》。

一位普通本科的毕业学生小何,参加了100多场招聘会,每一场招聘会都投递了 100 多份简历,却大多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后来,小何问到一位大型企业的人事部经理,该经理爆出招聘简历中默认的潜规则:

“因为收到的简历多、时间紧,所以大企业筛选简历的时候,会把 985 学生的简历和非 985 学生的简历分开放,招聘会结束后,只带走 985 大学生的简历。”

场景何其相似。

不过客观地想一想,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这也确实是在“供”远小于“求”时的情况下,一种效率最高、处理最快地筛选方法了。

4、用人单位在歧视你时,你何尝不是在歧视用人单位?

每次一些大公司的招聘简章上明确标明985/211等名校优先时,很多普通学校毕业的求职者都会痛呼“这不公平,都不给我们机会!”然后,在网上掀起滔天巨浪。

但,哪有什么事儿是公平的呢?

就连马云也曾公开讲过这样的大实话:

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怎么可能公平。

其实,回过头来想,在这些人觉得用人单位歧视自己时,有没有想过,自己也在歧视用人单位呢?我们在选公司时,面对那几个很可能让自己成为螺丝钉的大厂,仍然不遗余力挤破头想往里进,但对于更多可以大展拳脚的创业公司,是不是也不予理睬呢?

这样想一想,可能就能释怀很多了吧。

所以,在看到能力和学历的相关话题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去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和能力。至于能力和学历两者本身,并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在职场中,学历和能力,

不是一个选择题,需要我们去二选一。

而是一个填空题,需要用行动去书写。

如果对MBA、DBA课程感兴趣,想报考亚洲城市大学MBA 、波兰热舒夫信息技术与管理大学DBA、瑞士中央管理大学MBA、法国维莱尔商学院,欢迎留言咨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牌大学硕士以上才有机会修故宫,提升学历刻不容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jwt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