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老太年过六十五,正是安享晚年的时候,可她却没心思清闲,她的心里总装着一件事,一想起来就唉声叹气。
自从老伴儿走了以后,老太太就跟着小儿子一家过活。小儿子上学读书那会儿就很上进,成家以后,工作赚钱样样也是风生水起,日子自然过得有滋有味,老太太也是一万个放心。
可大儿子家就完全不同了,都说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好像确实是这样。自从年前公司裁员以后,大儿子就一直失业在家,儿媳也没有正式工作,算起来家里应该也有两三个月没有收入了。
这下可把老太太急坏了,虽然平时不靠大儿子家吃喝,但哪有不为儿子着急上火、操心卖命的娘啊?当初选择住在小儿子家,不仅是因为小儿子家宽裕,更是因为老大家不富裕嘛,老太太不愿意再给老大他们两口子添麻烦。话说回来,如果可以,老太太倒更愿意跟着老大过活,小儿子常年在外地忙生意,家里只剩下儿媳和一个年幼的小孙子,虽然平时小儿媳待她也不错,但心里总感觉不得劲儿,这日子说不上来哪里不舒坦。大儿子结婚早,一儿一女也已经上了小学,俩孩子都是在蒋老太手底长大的,自然她要疼爱些。自从搬来小儿子家,这俩孩子就没怎么在自己跟前晃了,越是见不着越是想得很,老太太决定去看看他们,顺便再去说道说道儿子,怎么着也得让他出去找点事儿做、赚钱养家啊。
趁着中午放学这会儿,老太太急急忙忙来到大儿子家。她推开虚掩着的大门,刚走进院子,就听见屋内传来儿子的声音,“你急什么?工作我不是正在找嘛!”
“不急,不急,我怎么能不急?花儿和苗儿马上就要交学费了,补习班也要花钱,家里大大小小的开支都等着用钱!”儿媳翠湖很着急地嚷起来。
看来,这两口子又在为钱的事吵架了,老太太没想到大儿子这么缺钱,一时进退两难,不知该不该进屋里去。
“我看,要不你跟你妈说说,再跟她拿点钱用,暂时应应急,之后你赚到钱再补上。”儿媳的话音变轻了许多。
“不行,上个月妈刚拿了两千给我们,她哪有多少钱啊!况且那是她的养老钱。”儿子有点生气的说道。
两千块钱?老太太一时没想起来。
“哎!你想想,妈跟着二弟过,哪里需要用钱啊?况且当初老二读书可没少花钱,没分家的时候,一大家的花销和开支还不都指望你来赚嘛,现在我们的日子不好过,她就该帮一帮的。如今你妈不搁我们身边住,保不齐她把钱都花在老二一家身上,到时候你想要都没得要!”屋内传来儿媳妇愤愤不平的论调和拾掇锅灶的声音。
老太太手里确实是有点存款,这是老伴儿在时她省吃俭用攒下来的私房钱,这两年跟着小儿子生活也没怎么花费。老太太心想:如果把钱拿出来给大儿子用,这钱恐怕是有去无回了,况且要是给小儿子家知道,怎么也说不过去。可,儿子的日子不好过,当妈的总不能坐视不管啊!
正在老太太两难的时候,儿子从屋里出来了。“妈?”儿子的脸上略过一丝惊讶和难堪,“妈,您怎么在屋外站着,快进里屋坐。”“我来看看苗儿和花儿。”蒋老太扯出一抹笑容,若无其事的说。儿媳翠湖听见说话声也赶紧出来,把老太太让进屋里,然后就去学校接孩子放学了。
“儿啊,又和翠湖吵架呢?”等儿媳出去后,蒋老太瞅一眼难为情的儿子,还是开了口,“家里缺钱是不成的,你得出去找工作干呐!”
“妈,您别听翠湖唠叨,她一时、一时着急乱说的。”儿子扭过脸,支支吾吾地说。“工作这几天就能安定,您别跟着瞎操心。”
“眼面前等着用钱,妈给你想想办法吧。”蒋老太心里知道不该揽这差事儿,可面对困窘的儿子,她着实于心不忍。
没一会儿,儿媳就领着孩子们回来了,蒋老太看过孙子孙女,连午饭也没吃一口,就匆忙赶着回小儿子家了。
一路上,老太太都在寻思怎么才能帮儿子度过这缺钱受穷的时候,可思来想去,最直接的办法可不就是自己的那点钱嘛。翠湖虽然话说得不中听,但也有几分道理,蒋老太心想自己一个老太太,确实没什么需要花钱的地方,还是跟孩子们商量商量。
老太太在心里默默地打着主意,可就在这时,她一不留神,脚下没踩稳摔了一跤。老太太心里想,这下坏了!可不是坏了嘛,她怎么好巧不巧摔到一块儿凸出来的石头上,左腿根本不能动弹,更别说站起来了!
蒋老太被围观的好心人送去了医院。经过一番检查确诊为左腿骨折,然后就被推进了手术室。等老太太在病床上醒过来的时候,天色已经蒙蒙黑,她感到脑袋昏昏沉沉的很不舒服。大儿子两口子守在床前,这会儿老太太醒了,翠湖关慰几句就回家照顾孩子去了。大儿子立在床边,有一句没一句地跟老太太搭着话,突然儿子开口道:“妈,您存款可以用。”
儿子走后不久,护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