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谈到钱,谈到退休。从四十岁开始,就害怕年龄的增长,害怕钱不够养老。
多少钱够养老呢?保底200万现金,有住房。
工作现状就是拿着一月6000元的死工资,按照当地标准还算高一点的。所以,要想办法增加收入,优化财务结构,增加收入渠道。
说着容易,做起来却难。
首先是优化收入来源了,收入来源分三块,主业、副业,睡后收入。
主业。老公和我都是公司职员,没有做生意的潜力,能存下一个人的工资。小城市里,工资不高,消费水平也不高,满足目前的生活是没什么问题。
副业。有三年了吧,不满足本职待遇,加上公司业绩下滑,家庭支出增加,很想多一份收入,解决当前资金困境,也为积累资金增加睡后收入的本金。想象很美好,实现却很难,尝试过培训,多少有点成绩,积累点经验。想过写作,通过自媒体转点钱,实质是积累了字数,加深了思考。做过兼职答疑,想着好歹二十年的工作经验,总能应付的来,挣了二百,但是时间占用的太多,没有多少提升的空间,放弃了。目前,回归原点,还是本职收入,固定的死工资,不同的是尝试过了,更淡然,做好本职工作是根本。现在呢,不特意要求副业收入,多方面积累,希望自己有整体提升。
税后收入。今年学习了理财,想增加税后收入,计划本金10万投入基金,加上每月定投,逐步积累资金,实现复利效应,退休前满足100万存款应该可以,200万目标还得有其他方面的收入。还想增加一套房子,总得为儿子准备点吧,所以资金的需求还是有点大。随着离退休的时间越来越近,睡后收入要逐步增加。
第二要做的就是优化自己的能力。
昨天,领导临时安排参加一个交流会,本来也不知道内容,想着是培训,听听就行。到了才知道是证券公司与几家公司的交流,针对性还是比较强的,是自己的弱项,工作中就是听也很少能听到,核心的内容就更谈不上了。还要发言,心里紧张了,还是要挺着。发言时,没自信,也不能准确表达,更尴尬了。
出现窘状,原因在于平常不在意,没有刻意了解公司产品、未来发展、资金需求等情况,对于融资业务几乎是一无所知。还有参与这种活动少,不善表达的我,再没有锻炼的机会,就更无所适从了。
所以呢,还要不断的学习,工作上多用心,多思考,多总结。第一是数据的记忆,没办法工作性质如此,总要接触很多数据,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指标。不是记不住,只是没有刻意的去记,还是不用心。看到报表就多看看,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深入多了就记住了。第二是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从规模、产品,到未来发展的方向,不说知道多细,至少要全面了解。多到现场了解生产工艺,基本的生产流程。第三要对专业进行提升了,停留在目前的层次,不上不下,基础工作不做,决策支持做不了,所处的位置就比较尴尬。更高层次的学习,首先要知道,能推动做一些工作落到实处更好,没有机会做,至少在交流时不能显得外行。
其实,不是想有多少的进步,至少在本职岗位上尽力做好,至少跟的上变化,不被时代落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