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基本情况:35岁(考前住考点民宿时发现大部分是90后,自己年纪最大),贼讨厌熬夜,作为非法本零基础,一战211+119过法考。
虽然此刻心情放松了,但回顾自己备考期间的心得体会,也就是自己给自己熬的鸡汤文,一年下来将近10篇,还是能感受那时候的不容易的。
法考过程中有很多感悟,不知道是否正确,写下来作为一个总结,分享一下。
一、心理篇
有人说法考至少需要1000个小时的高效投入,除非脱产,正常人复习个一年是需要的。加上科目内容繁多,备考过程是很熬人的。因此心理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既然准备考了,那就不要给自己留太多后路,别想着给自己找借口,下定决心投入最大的时间与精力。古人说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是有道理的,如果这次没考过,我自己都不敢想象,明年我还能不能再继续。
其次要不断的给自己打气,寻找法考的意义。遇到困难人最容易给自己找借口,在备考的煎熬中,需要时刻给自己鼓劲打气,没有动力的火车是开不远的。我会回忆曾经的虚度光阴告诉自己要争气,我会憧憬通过法考后对自己的正面影响,我会想象通过法考后怎么奖励自己。反正从各种角度赋予这件事最多的意义,哪怕是牵强附会。
再就是要建立足够的信心。做一件事情没有信心是很难坚持的,寻找信心除了给自己打气,更重要的是调节心态,不至于崩溃!成功只是结果,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过程,要做的是在过程中找到最好的组合。法考需要天赋+方法+坚持,既要分析自己也要分析形势!分析自己的目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最好的复习方法,用好自己学习上的好经验!关于形势:法考是按比例划线的,这几年放水,基本进入前百分之二十就行了(2021年基本上应该会延续这个形势,一定要珍惜这难得的放水机会)相当于一个班里50个人进入前10名,难吗?不难!所以法考试卷虽难,做的时候很可能不及格,但不重要,只要你进入那个比例就行了,上头会给你提分,不要被那种没底、失败的感觉带偏了,因为大家都是这种体验!至于坚持,必不可少,坚持学,坚持不断档,坚持去考试(是的,有很多人最后一步恁是没坚持到)。
我年纪偏大,记忆力下降明显,要说优势,也可能也就是心态上更注重自我调节,一路坚持到了最后。
![](https://img.haomeiwen.com/i5473377/9fd02c893080c488.jpg)
二、机构老师篇
说完心理建设,说说老师,老师真的很重要,因为他会陪伴你整个备考过程,找个好老师,听的舒服,听的懂,方法实用,会鼓励人,就不会那么累了。我手机里装了瑞达、厚大、众合、觉晓等APP,接触了一些老师,写出来供参考,同时也是表达个人的感谢和敬意!
民法,我第一遍跟钟秀勇,非常有情怀的男人,但对于我这种零基础说实话很不友好,他的法言法语我根本听不明白。第二遍果断选择了孟宪贵,比较通俗易懂有条理,两相比较推荐孟(众合)。
刑法,我是刘凤科(瑞达)从头跟到尾的,功底深厚也幽默,还不错。后期主观题偶尔接触了点罗翔(厚大),在做题方法上也是有一些创新的,也不错。
民诉,从头到尾跟着韩心怡(瑞达),说不出来的舒服,怡宝宝那种快语速的讲解,能给人很强的自信,讲重点也从来不含糊,适当的重复让人印象深刻。我没法很好总结她特点,但就是感觉很容易听懂,跟着她很好。所以墙裂推荐!
刑诉,全程跟着向高甲(厚大),给人温暖的感觉,讲课喜欢用口诀,方便记忆,也是很有自信的讲师,值得推荐。刷题时也听过杨雄的,他的口齿不太清,可惜了。
商经,嫣梦萱(厚大),娓娓道来,通俗易懂,功底深厚,声音也好听的,外号萱姑,谁不想做她的过儿哈哈。也接触过李晗,晗神的颜值可能会让人赏心悦目,但讲课时有种莫名的卡顿感,可能是内功不够深厚吧。强烈推荐萱姑!
理论法,跟着宋光明(瑞达),特别自信,听下来很有激情,关键今年押题神准,强烈推荐!
三国跟着杨帆(瑞达),风格感觉和怡宝宝有点像,行政跟着徐金桂(瑞达),水平也很高。都是很不错的老师,值得推荐。
蒋四金,不建议跟,太武断听多了烦,但他一些方法论还是可以听听的,鸡血文也是可以看看的,后面再讲。
基本上每个老师的水平教教我们是足够了,一旦跟着一个老师了,基本上就从头跟到尾了,中间换人换教材是很费事的,关键时间上也不太允许。所以一开始有必要每个老师都听一下,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好好跟吧。
三、方法篇
首先肯定是要定好大计划。大致算好自己的时间,早做准备,不要太自信自己的自制力,我们的计划基本上是很难完成的,所谓取乎其上得其中,一份高要求的计划,做到七八成也是不错的。我的计划不细,但阶段性比较明确,听课、做题、补差、刷题等,什么时间前必须完成一个阶段,哪怕很仓促也必须完成。如果有些事连一遍都没做完,是没法有信心继续的。其实机构里面的精讲、精粹、168题等相当于三个阶段,如果可以,完完整整过一遍两遍是很好的。而我精粹是真没时间看,直接刷题了。
二是重视最后的两三个月。法考不能靠突击,因为学习任务太重,需要足够的时间打好基础。但法考又非常依赖突击,因为它知识量太大了。既然知识量那么大,记不住,那最后的时间就要全力以赴攻重点。
全力以赴,就是拼了。我把年假放在了客观题前一口气休了,同时严格控制作息时间,十二点睡,六点不到起,把洗澡时间留到早上起床后方便快速清醒,中午只睡半小时。在一年里我投入了1079个小时的法考学习,其中最后两个月投入了490个小时。重点就是刷题。刷题太重要了,不厌其烦也要讲它的原理:因为客观题考试(两张卷子我,每张3个小时做100道选择题,每题2分钟不到,有时题目都没看明白,更别说想明白了),做题时间太紧了,人会很紧张,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和回忆,更多靠题感,题感是刷出来的。主观题都是案例题,把理论化作实践,毫无疑问也是做题,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诚不我欺。我客观主观都只刷了一个月,时间还是少了,但好在比较集中,每天投入八九个小时,效果就比较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5473377/602cde32b1cc9618.jpg)
客观刷题要注意一定讲实效,我刷168题把老师的讲解都听了,错题也标出来后面又复习了,必须搞懂,而不是做过就算。还要注重刷套题,及时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我刷单套题成绩基本在86-96分间(90及格),很稳定,这也给了自己足够的信心,因为相信司法部爸爸会放水给我提点分哈哈。
主观题刷题,我直接在电脑上打字,然后再对答案,再默写一遍。这样的好处是印象深刻,同时练了打字速度。
尽管很多老师都说不要翻法条,说没时间翻法条,但我还是没听他们,蒋四金这里要拉出来表扬一通,他是唯一一个大肆宣扬要翻法条的人,搞了个法条训练课,说法条写上去有分数,我就去觉晓法考app上练习了翻电子法条。当然我有自己的想法,也算是当时非常果断明智的判断:我基础不好,法条能找到可以给自己考试时极强的心理支撑,同时法条原封不动的打上去,有肯定比没有强,而且今年开始用电子法条,有目录搜索功能翻起来容易不少,这条路可行!最后考试时,我每一题都去翻法条,应该有一半以上找到了法条,越考越有信心。考完结束,另外一个考友考完也有类似感慨,开玩笑说从此法考江湖多了一个法条派!
三再强调要多听老人言,更要践行老人言!尽管法考经验帖很多,但又有多少人能跟着做到呢?因为人性总是趋易避难,经验帖里都是很难的,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喜欢选择容易的路,这个选择不知不觉,都是随着自己的性子和喜好。
比如看视频听课很轻松吧,但在后期我们不能继续选择轻松的听课,必须要不停的做题,然后我们会发现做题好累,会觉得题目都好难读懂;会觉得连续做100题的套题太煎熬了,忍不住要翻答案;如果这样随着自己的性子走,就是伪勤奋!!要尽可能模仿考试环境,做完一套题再对答案,发现错了,还要静下心来搞清楚错在哪里了,这个时候又考验耐心了,会出现不求甚解的想法,这也是要不得的,一定要坚持搞清楚。
刷题的一个月很难熬,最轻松的时刻是听老师讲解题目,我曾经想过直接听老师讲解,这样的“伪刷题”速度也快,但最终还是克服了这种偷懒的想法。我相信前辈们的话,刷题,不要怀疑!
![](https://img.haomeiwen.com/i5473377/3797503b72f6a0bb.jpg)
所以法考复习路上,我们起早贪黑,我们避轻就重,我们一直在冲山头,连平路都不能选,这都是反人性的,这点要运用我们的元认知充分认识到,然后才能不折不扣的践行前辈们的好经验!
四是珍惜时间效率第一,不要假勤奋。成年人了,不在是小孩子了,不需要装给别人看,考试是个人的事,投入的时间也要实实在在,也要用的踏踏实实。我自制力差,为了提高效率,下载了一个APP叫番茄ToDo,搞个倒计时,该时段内频闭其他娱乐app功能,只能用白名单里的法考类app,有效杜绝了手机带来的诱惑。下半年,我基本周末很少出去玩了,也很少回老家了,就是想利用好周末的时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5473377/d306e7c226fd9327.jpg)
我甚至想过去山里找个酒店躲起来看书去,后来发现附近还有那种付费的自习室,就果断去了。里面学习氛围很好,大多数是考研的,还有几个法考同道中人。那时候早上七点多到那边,吃饭叫外卖,困了喝红牛,晚上十点多跑步三公里回家,也锻炼了身体,是最高效的一段时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5473377/24e86bc09959dad8.jpg)
同时我也明白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不再要求自己兼顾太多,比如孩子的教育。看书累了就好好休息,不要再做教孩子学习这种折磨自己的事,那会让自己焦躁乃至奔溃。我也很感谢默默支持我的家人,妻子带孩子们玩的较多,母亲教会了孩子们100首古诗,孩子们很理解我,我看书时也不来打扰我。
四、考试篇
得益于考过心理咨询师,我一直重视审视自我,一直重视心理建设。对于在职法考,我觉得心态上更要稳,才能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这样又比别人多很多胜算。
如前面所说,客观题多做套题,虽然感觉有一半以上题没有底,但几次下来发现分数很稳定,保持在90(及格线)左右,结合今年法考形势,就应该对自己有信心了,使得自己能够轻松上阵。
考客观题时,卷一感觉不太好,但那一刻无所谓了,觉得自己能坚持到今天已经是英雄了。同时告诉自己,大家都一样,这种考试,谁也不敢说有底,我相信概率,概率就是科学。卷二感觉还不错,出来有点兴奋,但我马上冷静下来对媳妇说:虽然感觉好,但这种感觉未必真实,可能是我没有发现里面的陷阱。后来卷二果然没有卷一高。
回头想想,客观题准备不足的地方在于:没有去网站刷模拟卷,这个是非常有必要的,熟能生巧,熟悉了,就不怕了。
主观题准备时,我明确了自己的方向:靠法条做题。参加了觉晓法考的万人模考,我大概测算了主观题可能的通过率在百分之五十左右,然后天天盯着模考排行,最后自己考在百分之三十四,而且我相信能来参加模考的本身就是比较注重方法的一波人,这波人相对是比较优秀的。这样心里就又有底了,主观题上考场时是有信心的。
主观题考试时,我提前划分了时间,理论和最多问的题都给50分钟,其他平均每题要严格控制在40分钟左右,告诫自己绝不恋战。我做完第一题理论法,就立马跳到夺命十问的大题,因为先把难的搞定,后面心态就会放松,这个策略还是管用的。可能运气也好,理论押题背到了,时间就宽裕了,有更多时间找法条了,最关键的是法条还真找到了不少,让自己考试时激动得不行。我想改卷老师看到我原封不动的把法条写在那里,即使分析不到位,他应该也狠不下心扣太多吧。
考完妻子问我怎么样,直接的回了一句:问题不大。足见心态之好。
考完以后,不管客观主观,不要留恋不要对答案,没有任何意义,题目想不起来不说,对错了也影响心情,还是那句话:相信概率最科学。全国几十万人考试,你努力过了,到达一个层次,不出现致命失误就行了,你遇到的迷茫也好没底也好,大家都一样!
五、写在最后
备考时法考就是全部,考完了不管过不过,2020年都已经过去了,法考就不再是全部。
人生路很长,重点都一样,过程才是值得享受的!我今天成功了写的是经验帖,失败了就写反思录,不管成功失败我都会记得客观题卷一出来时的心情:坚持到现在我就是自己的英雄!
别看现在写的轻描淡写、洋洋洒洒、春风得意,备考中间的迷茫、焦虑、困倦、奔溃呢?如果没有这个过程,我何至于查分那天激动到湿了眼眶?这种极致的体验,都将内化成自己的精神力量吧!
查分那天母亲问我要是没过我会怎么样,我说:先大哭一场,然后再考虑一下要不要继续…大概率还是会继续考吧!
这就是我们法考人,我们投入了很多,跌到爬起,不停跌到又不停爬起!那种连续两次主观107三战上岸的考友,更是英雄中的英雄!
感谢上天的眷顾,话说再大,我想经历过的人不觉得夸张!感谢好领导的全力支持!感谢家人的默默付出!
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命运,法考路上最无法言说的,就是幸运!而我,真的很幸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