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50:
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易传·系辞上
王嘉秀问:“佛以出离生死诱人入道,仙以长生久视诱人入道,其心亦不是要人做不好,穷其极至,亦是见得圣人一截……
先生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但‘仁者见之便谓之仁,知者见之便谓之智,百姓又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仁、智岂可不谓之道?……”
——传习录·陆澄录
![](https://img.haomeiwen.com/i2067191/855949fbf35f3b9a.jpg)
王嘉秀问王阳明老师:“佛教以超脱生死而引人信奉,道教以长生不老引人入道,他们的本意也不是要人干坏事,究其极至,也是因为看见了圣人的一截,但是并非是入道的正途。”
王阳明说:“……一阴一阳的相反相生、运转不息就是道。遵循阴阳之道而产生万事万物就是善,成就万事万物的是天之性。有仁德的人见此性此道,即认为是仁,聪明的人体察此性此道,就认为是智。百姓日常里遵循此道此性而不知晓,所以君子的道能含盖万有,为万物之根,而知之者却很少。君子之道是可以表现在各个方面的,那这里的仁和智就不能称为道吗?
公司管理需要强权,对待宗教和为人处世却要学会尊重不同意见。
而不是反过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