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来一直处于焦虑状态里。
原因很简单,接了个读书课。换句话说是整本书阅读。
假期里讲名著短训时就是基本每天都在备课。压力特别大。那种煎熬是极其痛苦的。
这次要重新准备所有内容。
低估了困难。每周里所有的焦虑皆因此起。所有的时间都交给了个课程。从周一焦虑到周六。曾经有过备不出课一宿没睡的经历。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有三
一书要读,不读没法讲,不读透没法讲。而读书是需要时间的。
二课要设计,讲什么,怎么讲?这个是极费神的。
三PPT要做。筛选内容,下载资料、挑选图片视频,要做的精美,不是很容易的事。
四它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之内。
痛苦来源于一心态,想要结果二未完成事件
三能力之限。
而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
所以每到周六周五基本上处于崩溃状态,周五熬夜是家常便饭。
也后悔过,为什么没有拒绝?拒绝了就会很轻松。
今天想来,问题不是出在课程,是出在自己身上。
时间抓的不紧,没有规划。
很多时间背浪费掉了,所以临到上课前焦虑到极点,讲什么怎么讲,PPT没有做出来。因为以前不读书,所以书到用时方恨少。
所以要解决的是自己的问题。
一是做好划,不能浪费时间。
二改变心态,放松一点,不必苛责。
难道没有好处么?当然不是。
如果不接这个课程,那么就没有机会把这些书来读一读。因为不得不读,所以对原本只知皮毛的作品有了了解有了思考,也有了一些底气。
想要轻松很简单,什么都不做最轻松。但是,那样不会有成长,不会有提高。
学习是一生的必修课。
被逼着去读也是好的,至少读了。
出现问题焦虑是没有用的,于事没有任何作用的。有了问题,想想怎么解决就好。
梳理一下,心里也豁亮了。
贤二说
一件事情,
当做任务不得不去完成,
就会觉得非常疲惫;
或者为了追求好结果
而患得患失,
心也会很烦躁。
唯有当自己清楚地
认识到这件事的意义,
并不攀附某个结果,
只是尽心尽力去做时,
内心才会欢喜又无畏
遭遇任何事,莫扰欢喜心。烦恼不济事,反失诸善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