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生命充实的全部秘密,就是带着爱去做人,带着爱感受世界,更要带着爱去工作。
这里的爱,不仅仅是爱心,还有对工作的无限热爱。而医生,更是一个需要时刻满怀着爱的职业。
儿时,因为亲眼目睹了亲人的患病离开,所以立志要做医生,那时候的小小梦想,就是长大了能解除家人的病痛,能穿上那件圣洁的白大衣。
可当我真正成为了医生,才发现,这个职业充满了艰辛与痛苦,偶尔的快乐也很快被现实的无奈淹没。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在口腔科,跟在带教老师的身边,看到的都是患者不信任的眼神,简单的操作,也不肯让我动手。
护士扎针可以互相练习,甚至自己给自己扎,可是口腔科医生只能拿患者练手。
后来,我就把拔除的患牙,洗干净,一有闲暇就在上面练习,因为我的耐心细致,逐渐赢得了一批患者的信任,每次看着自己治疗后的牙齿,继续为患者服务,真是开心极了。
那时候,每天累得晕头转向,但是很快乐。直到一起纠纷彻底击垮了我。
一天,一位70岁的老年男性患者,独自一人来拔牙,我告诉他,要有家人陪伴,帮他取药交款,他说子女都忙,没时间管他,再说那要拔除的牙齿都活动了,马上要掉了。
看着可怜的老人,看着他那颗松动极了的牙齿残根,我顿时爱心泛滥,想起了自己的老父亲,没有子女在身边,一定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于是,我帮他交款取药,给他拔除了一颗大牙的三个残根。
岂料,第二天刚一开诊,老人就怒气冲冲地跑来质问我,为啥让拔一颗牙,却拔除了三颗!我还要留着一个镶牙的时候挂着用呢!我开始还能耐心地解释,我说那是一颗牙的三个残根,都活动了,没法挂镶复的牙……任我怎么说,老人就是不依不饶。
后来我不说话了,倔强的心让我不肯认错。他好像更加气愤了,用最恶毒的言语骂我,最后说要去做鉴定,要是鉴定出来是三颗牙,让我这辈子就别想当医生了……愤怒、委屈、伤心、还有一丝恐惧……各种复杂的情绪一股脑儿向我袭来……
我彻底崩溃了,泪水喷涌而出。
十多年前的医患关系,还没现在这样恶劣,我也是满怀热情地工作,想起我对患者的好,却遭到如此对待,那一刻,我心如死灰。
现在再想起这件事,我发现自己还是存在不足和问题的,作为医生,光有爱还是不够的,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狠、稳、准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处事能力。
我欠缺的是开始的沟通,要是能预料到老人跟我的专业知识不对等,提前告诉他,要拔的是一个牙的三个根,而不是三颗牙就好了。
设身处地为他考虑,就算是残根,也是老人嘴里为数不多的原配,值得珍惜。
我用了十多年的时间,终于释怀了一个患者对我的伤害,也对给他带来的伤害,说声迟到的:对不起。

后来,我调入五官科工作。
五官科只有两名医生,没法倒班。所以晚上执行的是备班制,即有急诊才去医院,处理完患者就可以回家。但是,遇到有些病情较重的患者,我是不敢离开的。
那一年除夕,过了十二点,我还在庆幸,没什么急诊了,电话铃就响了。
匆忙坐上救护车,赶到医院,一群家长抱着个孩子就冲过来,高声喊着:“医生,快救救我儿子,喘不上来气了!”
孩子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空-空”样咳嗽)伴随吸气性喉喘鸣(持续性喉梗阻)和吸气性呼吸困难,这是典型的小儿急性喉炎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出现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发绀、最终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我立刻给患儿全身应用抗菌素和糖皮质激素点滴,联合超声雾化吸入,还做好了气管切开的准备。
之后,我半步也不敢离开,就那样在观察室,陪着患儿和家属过了一个除夕夜。直到第二天早上,孩子病情缓解,我才迎着大年初一的鞭炮声,离开了医院。
那家人至今依然记得我,每次在路上遇到,都会停下来聊几句,最后总要说,当年,谢谢你,救了我儿子一命!
我想说的是,虽然治病救人是我的本职工作,但是我付出了辛苦,承受了压力,就应该得到起码的理解和尊重。
为什么写我的除夕夜呢,因为就在去年年底,发生了一起恶性伤医事件。
2019年12月24日凌晨五点多,天还没亮,北京民航总医院急诊科杨文医生并没有在二线值班室休息,而是还在护士站处理病人医嘱。
一个穿着黑衣服的男子在她身后,突然揪住其头部,用刀疯狂切割她的脖子。杨文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倒在了血泊中。
后经查,她的食管、气管、动脉,神经,颈椎骨全部断裂,伤情触目惊心、惨不忍睹!
虽经各方全力抢救,还是没有留住杨文医生的生命。
我伤心!我愤怒!
那可是我的同行,我的战友。只因为治疗效果不佳,就被患者家属夺去了生命!凭什么啊!!!!
一边是治病救人的压力,一边是如履薄冰的医患关系,医生真的很可怜,很无奈。没有一个医生,愿意病人死在自己手里,只要有一线希望,都会全力去救,为什么患者总是认为医生会不尽力呢?!!
除夕,本该是阖家欢乐的日子,杨文医生的家人却再也没有机会跟她说一句话,吃一顿团圆饭了!
每个人都会成为病人或病人家属,我们都应该明白,医疗手段并不是万能的,医生更不是万能的,请善待他们。

还记得2003年“非典”时候,我刚到新科室不久。
那年的五月,疫情最为严重。镇里也出现了一名疑似病例,因为病情危重,当时要求就地治疗。
平时看着很普通的老医生,有的甚至经常发牢骚,说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对等啊什么的。
但是关键时刻,他们真的把我挡在了身后,说我还年轻,有危险的工作,还是由他们来做!
十多年后,我跟期中一位医生聊天,他终于承认,当时他心里也特别害怕,但是没办法,这是医生的职责所在啊!
还有,不能让我这个新来的年轻医生笑话!不能认熊!
就是凭着这股信念,在“新冠”肆虐的时候,一批批医生才会告别父母、爱人、孩子,毅然决然地走向战场!置个人生死于度外!
多少医护工作者倒在了这样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所以,请不要撕扯他们的防护服,不要在他们羸弱的身体上再重重地砸上一拳,不要让他们流汗的同时,心里还滴着血!
我相信,只要全国人民上下一心,胜利一定会很快到来!
最后,把一首小诗送给那些至今还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同行们。
《愿》
隔着厚厚的口罩
闻不到香
也看不到笑脸
在武汉
梅花开了三两枝
有多少荒凉
就有多少生机
有多少次枯萎
就有多少次盛开
有多少荆棘
就在心里种下多少玫瑰
这个春天
只愿国泰
愿民安
愿疫情凋零
愿大家都在!

网友评论